村子真的很小,只有60户人家,其中二十几户信奉天主教。村里的天主堂并不是俊美挺拔的哥特式尖顶,只是几间矮墩墩的灰砖房,淳朴得如乡亲们一样。
1916年出生在一个富有老教友家庭的他,1934年毕业于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上海教会名校“圣芳济学院”(现为北虹高级中学),后又去英国伦敦大学深造。1940年回国后,一直在大学教书。
2012年10月11日是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召开的50周年,也是《天主教教理》出版的20周年。
八新理念的特点就是新、出奇制胜,不断地给教外人士以惊喜,想着法子让教外人关注教会,让他们重新审视并接受天主教会,让所有接触教会的人对天主教有个全新的认识。
他现在还不是天主教教友,但言谈之中,他对天主教教义的认知和理解着实令我惊讶!正是这位谦虚和善的学者,向我讲述了他看过的一部关于印度德肋撒修女的生平记录片。
龙田村有无家可归男孤老八名,村委会曾要求郑主教设法收容,郑主教遂于1997年12月兴建天主教仁爱安老院小楼,一供办公,称师谦楼;一供住宿,是玫瑰山庄的附属机构,收容对象为60岁以上的孤老,不分性别、民族
意大利资深记者马西莫·米洛尼和教廷改革问题九枢机委员会秘书,意大利阿尔巴诺教区主教马尔切洛·塞梅拉罗、圣座社会传播秘书处负责人达里奥·维加诺蒙席、耶稣会杂志《天主教文明
意大利资深记者马西莫·米洛尼和教廷改革问题九枢机委员会秘书,意大利阿尔巴诺教区主教马尔切洛·塞梅拉罗、圣座社会传播秘书处负责人达里奥·维加诺蒙席、耶稣会杂志《天主教文明
执事们也应意识到,在学校、天主教及民办大学的宗教及伦理教育中、可以充分善用现代社会传播工具,开展更多机会履行圣言服务。就此,执事有责在出版或发表关乎信仰或伦理的著作前,先呈交教区教长审阅。
于是,教宗引用《天主教教理》的话说:“转求,为别人求恩,是一颗与天主仁慈相协调之心的特点。在教会时期,基督徒为别人的转求分担基督的转求:这是诸圣共融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