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热情好客的新教友在如饥似渴的聆听与分享中也呼唤来自己的亲戚和教外朋友,当传道员们走进那些因患病而常年卧床不起的病者床前时,他们异常格外的激动,一位82岁患肝癌的徐姊妹拉着传道员的手、抹着眼泪说:天主没有舍弃我,
就我自己而言,大舅是我患难时的恩人,更是我人生的导师。大舅的音容笑貌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品茶、谈天、畅怀,一切都那样清晰那样真实,仿若发生在昨天。直到现在,大舅的离开都仿佛一个梦,好不真实!
五旬节那天,伯多禄刚强为主作见证,开启了犹太人的门,后又受主启示,在科尔乃略的家中,开启了外邦人的门。
教宗方济各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弥撒,向34位都会总主教授予羊毛肩带,这是与罗马主教共融的标记,其中六位来自亚洲,当中越南顺化总主教未能出席,他将会在其教区收到这肩带。
无论我的生命状况如何,我都要赞美主,因为我是在承行主的旨意,凡天主愿意的我都愿意,天主认为好的我都接受。其次,我自身的优点很多。比如,身体健康,五官俱全等等。
每年这一天,圣座和各国主教团在预先协商决定后,选定在世界一个城市举行世界病人日的主要活动,由教宗派遣他的特使前往主持隆重的弥撒圣祭和相关的活动。
尤其他在喀麦隆首都雅温得与非洲各国主教团及区域性主教团协会主席举行弥撒共祭,把第二届非洲主教特别会议纲领一个个交给他们时,更象征着他访问整个非洲的心意。
我是1991年被祝圣为神父的,15年以来,我一直在汕头教区从事牧灵与福传工作。对于自己15年来走过的道路,以及天主对我的助佑、赏赐和眷顾,我可以用六个字来高度概括,这六个字就是:“知恩、感恩、报恩。”
在一般的主日天每个堂区根据需要安排弥撒,一般都有两台主日天的弥撒:一台是英文的,另一台是本地话的,也有根据需要而定的。当地的年轻人大都喜欢参加英文弥撒,而那些上了年纪的人则喜欢参加本地话的弥撒。
这是一所无偿的养老院,在耶稣凡为我最小兄弟做就是为我做的指引下,王平安教友从村中无家可归、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流浪人员开始收容社会边缘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