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能将主爱的阳光雨露撒播进每一个心灵与生命中,那才是真正的成功福传,真正的成功人生,真正基督的门徒。也只有这样,福音才能广传。
她起身走出家门,急速去帮助自己的亲戚依撒伯尔(见路1:38-39)。她身怀着耶稣作出爱、仁慈和服务的实际行动。这个举动是她急速作出的!
这是圣保禄宗徒在得撒洛尼前书中对信友的劝言。应常欢乐,就是要我们用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那么,怎样才能保证常常欢乐呢?而学会微笑,则是我们保持乐观、精彩生活的最好的方法。
神父在表扬老人信德的同时,也批评了一些人对天主信赖不足的失误:古圣亚巴郎因着对天主的绝对信赖:虽然自己将近百岁,妻子撒辣已经过了生育的年龄,依然坚信天主对他的应许:你的后裔将如天上繁星,必能实现;所以在后来的舍子祭献中也能毫不犹豫
革辣撒的男子被邪魔(内心的欲望、仇恨、绝望)所纠缠,没有尊严地生活在坟墓(与社会和别人隔离)的孤独境界,与耶稣相遇之后,重新穿上衣服(人的尊严和自信)。
印度加尔各答仁爱修女会的创始人德肋撒修女,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开办了许多所专门为被遗弃的、垂死的人服务的机构。她献出自己的所有,为成千上万的最穷苦人服务,她从来不为没钱发愁,因为她全心信赖天主。
圣母在耶稣降生之前,已是“充满恩宠的”(参阅路1:26-28),她怀孕之后亦自觉“今后万世万代都要称我有福”,的确,全能者在她身上行了大事,正如依撒伯尔所说的:“在女人中你是蒙受祝福的”(参阅路1:39
我说不全面,印度的德肋撒修女说过:让一个印度教徒成为一个更好的印度教徒;让佛教徒成为一个更好的佛教徒;让一个基督徒成为一个更好的基督徒。
姥姥就用右手把她那只干瘪的左手拉到托板下,右手又拿勺子一口一口地吃起来,过了一会儿,姥姥喊我:“吃完了”,我迅速地跑过去,看到米饭全撒在托板上了,姥姥因为抬不起头,就一边吃一边漏,真正吃到嘴里的饭很少,等我把撒的饭收拾起来
德肋撒姆姆的感人事迹大家都很熟悉,她仅是一位个子矮小的修女,却以极大的勇气和热忱终生服务于穷人和残障人,她是我们当代基督徒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