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按照真福若望二十三世的意愿召开的梵二会议,是为将教会的宗徒和牧民使命清楚地阐明出来,并以福音真理的光辉,引导所有的人寻求和接受基督的爱,这爱超越一切(《信仰的宝库》,宗座宪令)。
问:现在福传已是神长教友的共识,怎样才能做的更好?杨:福传由教友去做,是必然的趋势,因为我们的教会是天主子民的教会,不能光靠神父、主教去传教,每一个领洗的基督徒,都有一种使命,去传福音。
我一直坚信网络是一个可行的福传通道,并且自己也在不断的努力着。
原来神父们在堂区工作,差不多都是单力车,工作中难免顾此失彼,堂区所有的工作都是由本堂神父一个人来承担负责,这样就影响了一些牧灵和福传工作。
(《通谕》24节)教会在今天的福传真谛也就在这里,就是教会要以爱德的团体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才能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归化力,就是要体现教会内部的互爱互助与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让爱去说话,让爱去作见证。
然而,天主教早期传入中国时,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对于追念先祖和偶像崇拜的区分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且没有意识到中国人追思亡者与尽孝道之间的关联,故此引发了对中国福传事业影响深远的礼仪之争。
然而,天主教早期传入中国时,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对于追念先祖和偶像崇拜的区分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且没有意识到中国人追思亡者与尽孝道之间的关联,故此引发了对中国福传事业影响深远的礼仪之争。
神父,通过我的福传,一位老太太入了咱们天主教了。噢!那好,分享一下你传教的经过吧。
1985年恢复的修女院,也为上海教区和外地多个教区培养了一大批年轻修女,她们在各自的服务岗位上,为教会的福传事业兢兢业业地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心力。在着重培养人才之余,金主教深知书籍对教会福传的重要性。
后来数个国家(奥地利、韩国、日本、意大利和德国以及新加坡)的个人、组织、教区和主教团,包括圣座福传基金会,给予捐助,让中国神长教友感恩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