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一位母亲,儿子无论向她要什么,一味满足之,这是真爱吗?实在是溺爱,严是爱,松是害!我是神父,难道事事无原则地满足教友要求,完全随着他们,就算好牧羊人吗?绝不是不负责任的“好好先生”吧!
徐悲鸿先生把“土山湾画馆”比喻为“中国西洋画之摇篮”,但这个“摇篮”却早已消失在上海的版图上。
岂不知传统弥撒曲是经过几百上千年历史的沉淀,是音乐之精华,被众多音乐家、艺术家所肯定,也受到教会的认可及称赞。
基督徒的希望远不是一种对未来的虚幻愿望,而是天主之爱在圣神内的亲自临在,是一股生命的洪流,载着我们涌向圆满共融的汪洋大海。(连载四十八)版权所有(c)泰泽出版社71250TaizeFrance
现在母亲的唯一期望就是儿子能早日从失亲之痛中走出,重建幸福的家庭。再比如身边的这些志愿者也值得我佩服,他们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对灾民老乡的爱心和热忱,以及协调组织及沟通能力都是我所惊羡的。
所以圣经上说:“我栽种,阿颇罗浇灌,然而使之生长的却是天主。”(格前3:6)我熟悉的一位教友,每天去大集上“摆摊儿”,主营节能灯等商品。
圣热罗尼莫的拉丁通用本就是一个例证,他翻译那个神秘的希腊字epiousios为supersubstantial超物质体的,它是指着一个新的,更高尚的“实体”说的,就是主耶稣在圣体圣事中所给予我们的真正的生命之粮
1668年,郑玛诺返回澳门,在大三巴神学院(其遗址即今之大三巴牌坊)温习中文,曾上书耶稣会亚洲区总会长,他认为“过去教会长期不让中国人担任神职,而只靠欧洲人前往传道,这对福音在中国传播很不利。”
其作品《分房轶事》、《建筑》、《洪水之祸》等多篇分别收在《芳草丛书·挽留秋天》、《当代微篇文学作品集萃》等多个丛书。其传略已编入《世界优秀人才大典》、《中华文艺家大辞典》。
五拜礼:一拜信天主,一概邪妄之事俱弃绝;二拜望天主,保佑全赦我诸罪;三拜爱敬至尊至善之主于万有之上;四拜一心痛悔我之罪过,定心再不敢得罪于天主;五拜恳祈圣母,转求天主,赐我善终恩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