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与“圣方济各”神哲学院修道生、教授和神师见面;参观埃塞俄比亚“圣托马斯”天主教大学的临时校舍、仁爱修女会传教士们为艾滋病儿开办的护理中心。 五月三日星期六,迪亚斯枢机将转道美基宗座代牧区。
刘神父鼓励修女们:要在避静中尽量善用静默,让语言止息,让心灵发声,希望修女们藉着这几天的避静,重塑与主的关系、深化圣召,因为修道圣召是持续的动态回应,而非一次性的誓言。避静是检视内心“起初的爱”。
修道院里年长的修士会把揉好的面团扭成交叉双臂的形状——即修士们祈祷的经典姿势,然后烤熟后,用来款待初学生和来访客人。
尽管维塔利在十年的修道生活中经历了许多怀疑与危机,他仍感到天主召叫他,要他注视天主,而不是他自己。他表示:“天主向我证实,祂召叫我,如同祂召叫伯多禄那样。但天主召叫伯多禄,那是因为祂爱他。
二十年前,那是他第一次踏进修道院,一位满头银发、戴着老花镜的神父用沧桑的声音问他:你为什么修道?那时的他正值青春年少,不假思索地答道:为了将基督的福音传遍天涯地角!
他勉励修道者及献身生活者在这“田园”般的教会中,继续发挥教会的宝藏,服务人群。他亦鼓励青年以神父及修女的奉献精神为榜样,勇敢回应圣召,成为教会的先知、牧者与导师,忠诚地承担善牧的使命。
但害怕家人不舍其去修道,23岁的夏贝尔拒绝了爱慕他的女孩,悄悄离开家乡,进入了Maifouk圣母修道院。夏贝尔神父的出生地作为一名初学修士,他对长上绝对尊重顺从,做事非常勤奋。
一种使命感催迫着他决志修道,走奉献之路。当他把这个心愿告诉吕神父的时候,神父虽满怀疑问,但仍对他说:那就试试吧!随着老神父的这句话,李志祥迈出了圣召的第一步。
德肋撒9岁那一年,宝莲弃俗修道,入了里修的圣衣会修院。不久以后,德肋撒也步姐姐的后尘,献身事主。德肋撒的圣德,一天比一天有进展。
母亲非常开心,而卢若望却满腹愁肠,仅仅是来看看,没想到就这样给留下了……卢若望泪眼送走了母亲之后,母亲很少来看他,因为她不想打扰儿子的修道生活,翕合主旨超越了母子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