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匝凯古树耶稣进了耶里哥,税吏匝凯身矮不能看见耶稣,于是他攀上了一棵野桑树。耶稣抬头一看,对他说:匝凯,你快下来!因为我今天必须住在你家中。匝凯受宠若惊,便赶快从树上下来,热情款待耶稣和他的门徒们。
而这一切岂不正是耶稣所言真正朝拜的人,将以心神以真理朝拜父,因为父就是寻找这样朝拜他的人。天主是神,朝拜他的人,应当以心神以真理去朝拜他!可以说,此时的撒玛黎雅妇人开始真正理解耶稣告诉他的一切。
——春节前服务于张白养老院若望福音1:35-42记载:若翰的两位门徒投奔耶稣:“拉比!——意即老师——你住哪里?”耶稣回答说:“你们来看看吧!”于是他们看了,而后住了下来。
我要呼吁中国教会、大小修院,考虑并设计在俗教友学习神哲学的计划,让那些有信德、有能力、有特长、愿意奉献的教友能像修士一样接受神哲学的培育,期待他们有一天能成为牧灵助理,甚至终身执事,以缓解已经显露的圣召后继乏力的现象
第35届世青节的主题选自耶稣遇见纳因城寡妇的事迹(路七11-15)。教宗在文告中邀请青年默观主耶稣在此的若干举动和话语。首先,「耶稣看见痛苦和死亡」。
所有的症状像强迫性的自慰,肌肉紧张,暴力的冲突,就像积木的房子一样在瞬间跨掉。说真的,我没有选择是否去释放我的情绪能量。简单地说这些能量必须得到释放。
就在斯德望述说见证的同时,玛丽像往常一样,迎接一位下班的年轻人并拥抱他,然后倾听他上班一天的见闻和烦心事。
此时耶稣显现给他,耶稣全身由四束光翼围着,另有两双伸向空中,方济各在这种神见中,神游物外,当他醒来时,发现手、脚和肋旁都像基督似的刻下了伤痕,他的伤口,两面穿透,全身满染血渍,那一天是九月十七日。
答案只能从耶稣那里获得,耶稣说:谁若愿意跟随我,该弃绝自己,背着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我(玛16:24)。苦路经上说:背十字架就是该忍受天主所赏的患难贫病,及各人本分当尽之苦劳。
在那里,潜心绘画成为他终身的生活方式,而后,在1590—1595这个期间他完成了具有宗教象征意义的《耶稣抱十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