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中,李家同分享了他做志工(志愿者)的经验,也谈及人类社会现在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李家同教授,1939年出生在上海,1951年离开大陆,经香港到达台湾。高中时期受洗加入天主教会。
我在一次弥撒中同修女们分享过:我来之前,也很担心被传染,但是因你们的不怕,我也来了,也做了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仍然无法像达弥盎神父那样,因感染麻风病而高兴,我不觉得这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
与人共同分享,谈心得、谈讲体会。学福音就是做耶稣的门徒,学习祂榜样,听祂的话,按着他的教导去学得做人做事。
所以,在美国,我们看到,有钱的人必须将财富的1/10捐献给教堂,让其他教友分享,我们还看到,财富排行榜上的富豪与社会捐献榜上的排名高度重合,富人与穷人的关系根本不像中国大陆那样剑拔弩张。
数据的分享是一种媒介,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东西方的宗教和非宗教的传统智慧,因为能尽可能地引起人类的共鸣,而变得有价值。这种共鸣是多层面的,与技术还原论所描述的人类形象截然相反。
去年在台湾清华大学做访问研究期间,我曾与清大物理研究所的廖老师聊天,她给我分享了她的两个女儿在美国学习、工作和婚姻的情况。有一次,大女儿给她打电话说,她交了一个男朋友,她就问女儿:你男朋友是教友吗?
我若在时,他便把他认为好的消息分享给我,或是将报刊递给我,让我念给他听。感恩我的爸爸,虽然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时常萦绕着我,在我读经的时候,总是有爸爸的声音伴着我。
近几年,各地教会掀起了读圣经、分享圣经的热潮,袁石信受其感染也开始阅读《圣经》,天主的话语伴随着恩宠,滋润着他的灵性生命。
基督教堂有礼仪崇拜,平时有团契、圣经分享,灵活小型的团体活动为未婚基督徒提供了交流平台。各类宗教活动传递着信仰的价值与规则,淡化了性别比例失衡导致的婚姻挤压,带来基督徒婚姻、家庭的和谐与稳定。2.
我希望它可能有助于加强关于团结和友好相处以及兄弟分享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