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天主在我圣召成长路上派来的“天使”,让我有新的机会去发现天主的爱的安排。“说实话,第一次见你,我就心生厌恶。我只觉得你这个人太张扬,肆无忌惮,做不了我的朋友!”
本院是培育度奉献生活的教区司铎。
如果政府强迫我们也关闭学校,我们的司铎和修女会找到生存的方式,可是人民将怎么办呢?如果在公立医院内缺乏设备和相应的资源,政府将如何继续这项医疗服务呢?”
也就是建了几座教堂(其实也不过是我祝圣的)而已;此外还祝圣过二十来位神父,每年主持修女的发愿、复愿,可圈可点的实在没有多少。说起福传,可别提了,那还叫福传?
我虽卑微,却亦曾多年受惠于主教的栽培和教诲,并于1995年4月1日祝圣我为执事,同年6月15日祝圣我为神父,永世难忘。回想与金主教的相识,几乎就是奇迹。
1927年,在梅县上黄塘开办圣若瑟修院,解放前夕改为梅县圣若瑟中学。1940年,嘉应教区创办月刊,名为《我们的牧区》,后来改为《新南星》,由许嘉禄神父主编。
天主召叫了我~这个无用的小仆人,彰显天主的奇迹和大能一,96年天主借着我妻子的爷爷催促我在郑州寻找基督教会,我却找到了郑州教区天主主教府,但教区没有主教已经几十年,天主圣神护佑着他的教会。
在智慧文学中,我们更可以看出圣乐的光荣。
自天主教传入我国,传教士就开始尝试用中文撰写、编译和出版教理书籍,利玛窦、庞迪我、艾儒略、高一志、阳玛诺等人都留下许多作品,也培养了极少数的中国籍司铎。
会议开幕式和闭幕式在徐家汇大堂举行,而其余的分会议在洋泾浜圣若瑟堂内举行。到会的有42位主教,5位监牧(其中2位为中国籍),苦修院院长,及13位传教会代表。此外,还有在华的各修会代表及中国神职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