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59年8月5日,罗马盛夏,埃斯奎利诺山突然被白雪覆盖,就像圣母在梦中向教宗利伯略(PapaLiberio)所预示的那样。落在地上的雪花标记了一个边界,指示在此处建造一座奉献给圣母的圣殿。
除于各种刊物上撰写文章,发表书评外,曾于香港、纽约、澳门、中国内地等,为伉俪同行协进会、澳门美满家庭协进会、澳门弱智人士家长协进会、香港明爱、公教婚姻辅导会、天主教教友培育办事处、天主教青年牧民委员会、沙田道风山基督教丛林
永远的怀恋——佘山圣地初见竹林,无不惊叹;翠绿挺拔,生机盎然;幽深静谧,秀而繁荫;坚韧通达,高风亮节……我们无不赞叹天主神奇美妙的化工。同时对佘山圣母更加渴望,迫不及待地拾级而上。
她可爱懂事,十二岁就在教会的庆节日,站在堂里的钟楼上朗读贺词,很受主教和修女们的喜爱,主教亲切地唤她为“我的女儿”。十一年的婴孩生活她与天主与教会结下了深厚的情感。
住院其间,生父李云肖开始联系刁学鹏,去医院看望他,然而刁学鹏对这个突然出现的爹却毫不领情,他说:我对他没有感情,没有印象,不愿理他。这时李云肖有着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时光荏苒,到了壬子年的春天,戈仲坊在河间遇到景州的李生,两人偶然谈起了这个梦,李生一听大奇一惊,说道:“这是我家堂弟家的屏风上题写的一首咏梅花的诗,句子并不出色,这屏风与题诗又是如何进入你的梦境中的呢?
李兰英阿姨在学习期间带来新的慕道者;李敏教友请假8天只为来参加学习(8天没工资);杨美春大姐积极学习,甚至打电话询问作业情况。
弥撒由本堂孙慧杰神父主祭,李建斌、高世喜神父共祭,约600位教友参与。由于新建的天主堂尚未完全竣工,弥撒是在院内的空地上举行。场地设施虽然简陋,但却阻挡不了广大教友敬拜圣母,参与弥撒的热情。
其中的教友李姐,平时只参与7点半的弥撒,为能善度四旬期,当天早上6点弥撒之前,就在教堂见到了她的身影。还有部分距教堂较远的教友多数都在每天早上4点过后,就已走在去教堂的路上。
在休息片刻后,由南堂耶稣圣心修女会李会长为青年们主讲了主题为《天主教的婚姻观》的讲座,使大家对扎根主内的婚姻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翔实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