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的蒙难实在给予我们生活中战胜考验和痛苦的力量和勇气;而耶稣的光荣复活更赐予我们无限的希望和巨大的信心!让我们看到信仰人生的美丽而又光明的未来!
我希望今后还能继续为教会服务,为教友们阅读和“索阅”教会书报提供便利和帮助。◆黑龙江讷河西桥天主堂夏双芝神父我们是农村堂口,教友们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阅读教会书籍的积极性很大,也非常好学。
教友们心疼孩子,决定给他捐钱做手术,医生说手术可以,但没有把握,因为孩子太小,这种病又不常见,希望不大。纵使这样,大家还是坚持手术,给这条小生命一个生存的机会。
因为生命最宝贵,只有生存才有希望,生命是一切的一切。也许,人只有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才会发现和注意到生命是何等珍贵!活着是多么的美好!
对暑假的要理学习,我们这群柿子沟的孩子并不抱什么希望,因为已经很久没有人来给我们教要理和唱经了。暑假的第三天,我正在睡午觉,突然被父亲叫醒:“快起来,教要理的修士来了!”
人人都有成圣希望,我们不必气馁。”接着又说:“她参加完两台弥撒,心里充满了热爱,觉得有说不出的愉快与安慰。我的信德之火,总算大大拨动了一下,星星垂灭之焰,似乎又将成为熊熊的火光了。”
但由此,德兰修女却成为跨越宗教和种族,超越国界和时代界限的道德力量的化身,让我们看到人性中的美善和希望。德兰修女对基督信仰的理解甚至可以说是十分简单的(这绝非是说不深刻),这就是仁爱。
教宗谈了受召改变世界的基督信仰的新颖事物,他说,作为基督信徒的人的任务包括了互相合作以能有效地在日常生活中完成圣神透过圣洗圣事在我们身上所行的事,成为一个新的人,来做复活了的基督的真正见证人,从而将基督信徒的喜悦与希望带给全世界
读完这篇文章,我忽然联想到马骏声神父在他所著的《神修学》中所提到的神修中立,而神修中立的核心就是内在的自由——不折不扣地全随天主的圣意:不拒不求,不惧怕,不拒绝,不期盼,不希望,
《耶肋米亚先知书》第30章和31章被称为安慰之书,因为其中记述的天主慈悲彰显了它全部的安慰大能,为忧苦之心敞开希望之门。今天我们也愿意聆听这段安慰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