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凡求的,就必得到;找的,就必找到;敲的,就必给他开。(路11:9-10)但话说回来,我们与天主的交往,难道就只有祈求吗?就像子女对父母就只有索要吗?
1625年,艾儒略出版《万有真原》和《三山论学》,这是他和叶向高大臣的谈话撮要,论及万有的创造者、世界善恶的问题、来世的赏罚以及天主降凡为人的道理。
在教堂的正中,我们看到了小小的宝尊堂,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的堂中之堂,小堂内亮着圣体灯,有祭台和几排跪凳,凡进入其中祈祷的人可获教宗颁布的全大赦,于是同伴们争相去领受这个奇异恩典。
基督信徒,必须跟随耶稣,生活在耶稣内才能到天父那里,生活在耶稣内,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恒久祈祷,承行天主的旨意,尤其服务耶稣的“最小的兄弟”玛:25:31-46耶稣的这些话,是为使人明白白天父是全人类的慈父,凡信赖他的人
仰望天际,云雾茫茫,我的父母也许在天堂向我垂下注视的目光,但我今天所能孝敬他们的只能是完成他们生前的愿望——在圣召道路上,继续他们曾为之付出无数心血的福传事业,象他们一样,在平平凡凡的生活中和千千万万与他们一样平凡的教友一起
凡遇到老人或修女生病,她亲自陪她们去医院。在这些老人临终时,她干脆就搬到她们的房间去住,跪在病人前,提醒、安慰、照顾。每当一个又一个老人走后,她都会一直送到殡仪馆,以致于殡仪馆的人对她都很熟悉。
仁爱之家,成了老弱病残者的温馨之家,这是她和助手们的功劳,她们真正称得上是当今社会的道德之星,真正做到了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玛25:40)
为此,我决定给予所有司铎权力,在禧年期间,赦免那些犯了堕胎罪的信徒,只要他们诚心寻求宽恕;凡抵触此项决定的,一概无效。
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至丧亡,反而获得永生。(若13:16)我是道路、真理和生命,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
凡你们对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玛25:40)耶稣的声音再次在我的耳边回响。我们常常想到基督,却很少能想到他的弟兄,特别是那最小、最卑微的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