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
“天主用千万种方式,召唤千万种人”乃是一首圣歌中的一句歌词,想来也是千真万确非常恰当,从天堂诸圣的“百花园”中我们则不难看出他们千姿万态的成圣方式:有为信仰的“红色玫瑰”,有终身贞洁的“白色玉簪”,有克苦补赎的
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这是发生在一个都市的教堂,它让我对祈祷有新的体验,我想对大家也会有所帮助!
这使我想起了我们徐家汇大堂的老本堂,圣德不凡的蔡石方神父,于1993年圣诞节写给侄子、侄女的一封信,信中说:人是因信德而生活的,没有信德成不了天主的儿女,等于耶稣没有为他降生救赎,是多大的损失呀!
祂的一生都是为爱而彻底奉献自己的行为;因此,祂喜欢与门徒和群众在一起,能够了解他们。这意味着祂分享他们的渴望、他们的困难,以及影响他们心灵和生活的事情。
但是我们没有按照别人的希望去做,别人也会不高兴,甚至会讨厌我了。从这种人际关系来说,我们每一个人,必须要认识自己,也得认识别人。自己的需求,也是别人的需求。
对此,全国各地的教友纷纷来函来电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今辑选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以飨读者。另外,笔者诚邀河北神哲学院伦理神学教授陈晓峰神父对该文列举的事例发表看法。
在今年年初的几期报纸上,我们介绍了希腊教父的黄金时代和几位有名的希腊教父:像亚大纳削、巴西略、额我略·纳齐盎和金口若望等。最近几期将继续为大家介绍几位拉丁教父。
今天福音记载了耶稣所行的三件事。第一、从会堂里出来,进了伯多禄的家,治好了正在发烧的伯多禄的岳母。
耶稣善牧的形象是本主日礼仪的核心。《若望福音》描述了耶稣善牧细心关切祂的羊群,认得每一头羊的名字。羊群听从善牧的声音,懂得区分善牧与盗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