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特稿:当中国改变,德日进重现眼前
2015-02-20

北京语言大学的王海燕教授在巴黎完成了有关德日进的博士论文。她出版了《德日进集》,是首位以中文普及其概念的人。同样,他的《人的现象》和很多其它有重大影响的作品已经被翻译,甚至两度翻译。

北京:第六届基督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
2016-11-22

研讨会现场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杨慧林教授认为,“通过研讨,使研究的主题,在对话中不断延伸和深入,为人们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宗教,增进政界、学界、教界之间相互认知和理解,发挥宗教界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

罗马:“中国化和中国基督教会”研讨会在意举办
2017-06-07

圣艾智德团体主席马克教授(MarcoImpagliazzo)主持了首日以继往开来的中国天主教为主题研讨。

罗马:“拉丁文没有死”全球悄然掀起拉丁语热
2012-02-21

泽尼特通讯社记者就即将召开的会议,专访了宗座慈幼大学天主教古典文学教授罗伯托·斯帕塔洛神父。 记者:斯帕塔洛教授,此次会议是如何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前韩国驻圣座大使:韩国努力效法教宗方济各
2014-08-14

前任韩国驻圣座大使韩(Hong-SoonHan)教授向梵蒂冈电台的特派员说:「在热切期盼的气氛中,我们意识到教宗的来访不该停留在单一事件的层面。

“基督信仰与现代媒体”研讨会开始第四场大会发言
2006-10-13

第一位发言的是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主任杨慧林教授,发表的论文题目是:新闻与传媒。

梵蒂冈:圣座将公布教宗方济各的新通谕:《愿上主受赞颂》
2015-06-11

JohnZizioulas)总主教以及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PotsdamInstituteforClimateImpactResearch.)创立人兼所长舍恩胡贝尔(JohnSchellnhuber)教授

“拉青格与他的学生”会刊将在下几个月首次出版
2006-09-05

这项形成惯例的活动从当初的拉青格教授在里根斯堡执教时便已开始,后来他去慕尼黑总主教区任总主教和来到罗马后也继续举行。

澳大利亚:天主教会面临的新挑战,宗教教师短缺
2010-09-10

他表示,“我们信仰教育权所面临的真正挑战是找到自愿每周教授宗教课程的教师”。绝大部分公立学校中,“仅能维持某种形式上的宗教教育。而中学更少,甚至没有”。

“基督信仰与现代媒体”研讨会开始第三场大会发言
2006-10-14

本报讯 2006年10月14日下午16时30分,“基督信仰与现代媒体”研讨会第三场大会发言正式开始,湖北大学康志杰教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