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此文为新教的弟兄,金陵协和神学院副院长、神学博士、教授王艾明牧师的研究文章。他从大公教会的传统对中国基督教的重要性立场,系统地研究荣休教宗本笃十六世神学的价值、意义和启迪,令人瞩目。
2008年,中国农村基督教延续近几年整体发展脉络,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弱势群体仍为农民信徒的主要构成成分十年前,据香港建道神学院梁家麟教授考察,中国内地农村因治病免灾而寻求基督宗教信仰的人数占信徒的
《礼仪宪章》明确要求:礼仪科目应列为修院及修会书院的重要课程;在神学院应列为主科(16);应学习遵守礼仪规典(17)。
绝大多数的修院,尤其是神学院,都是由好几个教区和修会联办的,而且其招生对象也包括愿意得到神学造诣的平信徒和其它教派的人士。
年入上海佘山修院,1990年10月27日晋铎,其后在上海佘山修院工作,1992年8月起担任苏州教区主教府若瑟堂本堂;1994年10月底赴美国纽约若瑟修院留学,1997年3月获得神学硕士学位:后就读于美国芝加哥天主教联合神学院
在都灵城神学院攻读时,便主动与卷入生活的罪恶危机里的许多青年接触。邀请他们参加主日活动,举行祭礼、一起游戏、唱歌。随后开办了几座青年活动中心,又办了一所寄宿学校。1859年创办慈幼会。
(113页)④、[有更多的宗教人士认为捧着“圣经”各处传讲天国福音,认为悔改认罪来拯救人这是事奉神;还有许多宗教官员认为在神学院深造培训之后,在各个礼拜堂讲道,借着各个“圣经”章节教训人,这是事奉神,还有许多同行的兄弟姊妹认为终身不结婚
[76] (作者:王艾明教授,牧师,神学博士,金陵协和神学院副院长) ----------------------------------[1]此文为2012年7月13日北京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纪念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召开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