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研究不只是研读古代大师的思想,更将他们的学问整合进现代环境里去,使之更贴近我们时代的挑战”。(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从利玛窦踏上中国的土地,天主教也进入了中国,中西文化的交流就已经开始了。在中国产生了诸多中西文化交流的大家,徐光启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位。“中国的教友用民乐演奏弥撒曲有着悠久的历史。
福传不但要关注和更新人灵,也要关注和更新社会环境,福传者应热心社会的正义事业,关心人们的疾苦和不幸,有时候后者比劝人进教更具优先性和急切性。
同时,学者们也呼吁将原正定主教座堂等古建筑尽快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早日恢复其历史原貌,使之成为历史的见证。
四旬期是整个教会慕道、更新,透过逾越经验欢欣准备迎接耶稣复活的时期(参阅:感恩经四旬期颂谢词第一式)。
基督徒是不能离婚的,因为他们的盟约式的爱情关系,具有圣事性和永久性,不容许在两人中有第三者介入,除非有一方死去,那时婚约才得以自动解散。今日教会面临一个大挑战,就是教友的离婚和再婚问题。
茨中教堂并不是一座典型的原汁原味的天主教堂,她没有刺破蓝天无限接近于上帝的尖顶,她有着一个中国古典的阁楼式屋顶,远看像哪家庄园的观景塔。
而且他的宣传力度大,凭他的社交、人脉、知名度,就有可能将他的家人及圈里人号召进来,这叫一网式的福传。
我们需要走向那些安慰和怜悯的绿洲,在那里信仰是用母语表达的;在那里,我们在圣母的臂弯里放下生活的劳作,并且带着内心的平静回到生活,也许带着孩提式的平静。
其中以汤若望自撰者较多,但亦有他人著作,如《几何要法》题“艾儒略口述,瞿式谷笔受”;亦有昔日历局旧著之改订而采入者,如题为“汤若望撰,罗雅谷订”的《浑天仪说》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