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布鲁克女士的经历时,令人感动的是她所传递的希望目光。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时刻、在她儿时丧失大半亲人的恐怖深渊里,她的目光始终注视着独特的美善,定睛于那些让她得以继续生活及盼望的人性光辉。
教友们经商量后行动起来,在缺乏男劳力的情况下,老老少少的教友都拿起了工具。路两旁没有石头,就用编织袋到几十米处的山上去挑。
历经努力,用男朋友的话说,一进教堂头脑就发胀,与其坐在那里无意义地祈祷,还不如用这时间出去多想想生财之道,这世界很残酷,没有钱寸步难行。
同时妈妈也请神父为我祈祷。医生在一旁劝我:才怀孕3个多月胎膜就破了,很可能是胎儿本身发育有问题,即使保住了,孩子也有可能会不健康。我很清楚不能打胎,但也害怕孩子将来会有问题,十分矛盾。
不一会儿,灯光昏暗的教堂里便传来有节奏的祈祷声。王神父跪在圣体柜的旁边,在睡眼朦胧的挣扎中诵完晨祷。老人们似懂非懂的祈祷经文萦绕在耳边,他感到心情十分低沉,就随手翻阅起圣经来。
无论神慰,还是神枯,二者都是我们祈祷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经验。其实,何止普通的我们,即使救主基督以及他的宗徒们也一样经历过类似神慰和神枯经验。
人们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神祈祷。她们的祈祷很短,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或几句话,求神保佑她们一天的平安,家人的快乐和财产不受损失。正如圣经上告诉我们的一样,天父在我们求他以前就知道我们需要什么了。
脸上总是灿烂如花,岁月刻下的皱纹清晰可见;她的眼神里透着大山般的坚定,眉宇间流露出慈爱和宁静;她的声音明亮清脆,在弥撒中仍能听到她引吭高歌;她戴着一顶无檐的布帽,每次进教堂时,步履轻盈,脱帽、打千、跪拜祈祷
这是特别恩许给病人、健康照护人员、教友,以及所有善心人士的「一段祈祷、分享、为教会益处奉献个人苦难的时刻,并召唤众人在受苦的弟兄姐妹们面容上,认出基督的圣容──祂借着自己的受苦、死亡及复活完成了我们人类的救赎工程
五年前,为准备发终身愿,我在香港进行了一个月的祈祷与灵修学习。期间,一位宝血会的修女送给我一张光碟《用脚飞翔的女孩》,看后浮想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