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她对神父诉说时,祈祷班、唱诗班的姐妹们和众教友自动分工,大部分教友随神父进圣堂参与弥撒,一部分跟随赵金红大姐到圣体室祈祷,剩下的祈祷班姐妹与梁大姐赶往医院。
在他有生之年,在那动乱的年代,曾引领100多人领洗进教,为72人临终代洗。父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深深感染着我。我11岁那年,就跟随父亲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身体一好转,就坚持进堂祈祷,参与弥撒。在奶奶生病期间,她也多次领受圣事,因着终傅圣事和基督圣体,带给奶奶很大的安慰和忍受病苦的力量。从奶奶身上,我看到了信仰的力量。
记得小时候每逢星期六下午学校放假,由祖母带我和妹妹进教堂念经,接受信仰培育。星期天上午全家人一起进教堂参与弥撒。
在我们那个村子,教友就三四家,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能进堂的也就五六个人,但也很难坚持每天早晚进堂祈祷。
那么我们又怎能盲目乐观,以为自己会祈祷、会默想、常进圣堂就可以稳操胜券轻而易举地获得永生。我们必须不断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有善的痕迹,是否想耶稣之所想,急耶稣之所急,是否以实际行动分担他的痛苦与救赎?
但是在很多时候,我们要进的地方并没有宽阔的大门,若不学会侧身、低头、弯腰,小窄门是进不去的。进天国的门也是窄小的。
非常明显,肉体的死亡与腐烂乃是原罪所造成的恶果:“就如罪恶借着一人进入了世界,死亡借着罪恶也进入了世界;这样死亡就殃及了众人”(罗5:12);“因为罪的代价就是死亡”(罗6:23)。
被重生的幸福包围着的大姐告诉我,她有幸参加了一次布道大会,那些传道员讲得太好了,感动得她率领全家大小全部领洗进教,现在她很喜欢宣讲,有一种要抛家弃子、为主作证的激情鼓舞着她。
几乎每天都要用同样的豪言壮语,或者说花言巧语向天父祈祷:“求你宽恕我们的罪过,如同我们宽恕别人一样”,但在实际生活中却一如既往地对那些得罪自己的人耿耿于怀、斤斤计较、难释前嫌,甚或仇恨满腔;几乎每天都要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