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今天人们强调天主的仁慈远胜于公义的时代,他却牢牢抓住悔改这一主题,强调犯罪就是与天主打仗,不与天主修和万难救得灵魂,从而使听道者谦卑痛悔,改过归主。
玛窦福音中的耶稣也发出类似的大喊(玛27:46),但玛窦强调的是耶稣死亡事件的末世意义。他形容当时大地震动,岩石崩裂,坟墓自开,圣者的身体复活了,并进入圣城,发显给许多人(玛27:51-53)。
太强调信德的优先和决断性,并低估,甚至轻视具体的爱德工作,使爱德工作沦为含糊不清的人道主义,那是过于偏颇;然而,另一方面,过份强调爱德的首位,以及爱德所产生的行动,似乎爱德工作可以取代信德一样,也同样无补于事
今天我们强调圣统制,跟罗马统一,但罗马也需要有包容,允许中国本地化,所以研究利玛窦的传教策略对今天中国教会的发展意义重大。
教宗在今年四旬期文告中强调,施舍是具体帮助有需要的人的方式,也是刻苦节制的工夫。教宗指出,根据福音的教导,我们不是我们所拥有的财物的主人,而是这些财物的管理人。
因为受到当代“相对主义”的影响,整个社会在“对与错”的认识上模糊不清,强调个人或国家的“独特是非标准”,与众不同。
这个在死后经历的最后炼净过程,在天主教的传统中就被称为「炼狱」Purgatory,值得留意的是,在新编天主教教理中,已尝试将「炼狱」改称为「最后的炼净」,由此可见,现时天主教会强调的是:炼狱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地方
在本主日,特别适宜凸显宣报天主圣言的重要性,并在讲道中强调它应得的尊荣。主教们可以举行读经员任命礼,或举行圣言宣读员委派仪式,以彰显在礼仪中宣报天主圣言的重要性。
他强调:人既然是按照天主的肖像受造的,所以有能力认识天主,而且在走完人生这段考验和净炼的旅途之后,必将回到创造他的天主那里。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经常强调基督信仰与传教使命紧密相联。传教并非劝人改变宗教信仰,而是与上主建立密切关系,使我们的信仰生活成为祂救恩的可见工具,做祂子民的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