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动员志愿者宗教类NGO对志愿者,尤其是信教人士的感召力要普遍高于其他NGO。
在美国和加拿大,是给伤者、病人的自愿救助者免除责任的法律,目的在于使人做好事时没有后顾之忧,不用担心因过失造成伤亡而遭到追究,从而鼓励旁观者对伤、病人士施以帮助。
教宗表示,他不久前曾对出席国际刑法会议的人士谈到,死刑是不道德的。“判刑必须总是让人能够重返社会,让人看不到前景的判决是不人道的。终身监禁的目的也是让人能重新融入社会”。
教宗方济各共进行了七次国际牧灵访问,向青年人、教会和社会各阶层人士传达教会的声音,与十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宗教领袖展开对话、交流,传递爱与和平的讯息。
报告中特别提到了宗教工作,指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言简意赅,内含丰富。
这场全球聚会虽然是在线上举行,仍有世界各地的青年、家长、老师、政府官员,以及知名的运动员、艺术家和科技界人士踊跃参与。教宗在视频中表示,「在人类当今面对的新危机中,文化失去其活力。
但个人读经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受理解、神学、释经等因素影响,因此通过经验丰富人士深入浅出的分享,哪怕短短一段,都可令信友获益无穷。
从政人士必须承担起树立人民价值的责任,让每个人都有一席之地,都受到重视。在第五章的内容中,“人民”的概念非常重要。教宗指出,树立人民的概念并不表明制造民粹主义。
然而,重大的转变不是由少数人协商达成的,却是许多机构和社会人士众志成城的和平工程,每个人在其中按照自己的能力行事,不排斥任何一个人。
教宗表示,在这次访问之后,他的内心始终充满着对天主和伊拉克政界、教会及各方人士的感激之情。他特别提到在纳杰夫与伊拉克什叶派团体领导人西斯塔尼(Sistani)举行了一次难忘的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