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跟去厄玛乌路上的两位门徒交谈时,耶稣亲自解释了“人子”一词的意义:“基督不是必须先受苦,然后才能进入他的光荣吗?”(路24:26)。(连载八)版权所有(c)泰泽出版社71250TaizeFrance
「祂藉这神魂,曾去给那些在狱中的灵魂宣讲过:这些灵魂以前在诺厄建造方舟时,原是不信的人…」(伯三19-20)伯铎的这段话,许多圣经学者都觉得很难理解。他所说的狱中,究竟指什么狱?是地狱还是炼狱?
当天的第一篇读经取自《岳厄尔先知书》。教宗由此省思了上主的断语:「你们应全心归向我」(二12)。
锺神父以圣经中“厄玛乌的故事”比喻过去50年的牧民工作,指出在堂区及牧民中心遇到的每个人、每件事,都如同提醒他不断“发现耶稣”及信仰中的宝藏。
问8:为何梅瑟责备厄肋阿匝尔和依塔玛尔?答:因为他们没有按规定吃掉赎罪祭的祭肉,违反了赎罪祭的礼规。问9:亚郎如何为儿子的行为辩解?
法国保教权和不平等条约里自由传教条款亦使社会各界对天主教始终抱着极大的仇视与不满。
去施洗:施洗意味着沉浸其中;因此,在表示礼仪行为之前,它表达一至关重要的行为:把个人的生命沉浸于父、子和圣神内;每天经历天主临在的喜悦,天主就像父亲、兄长,和圣神在我们内运作,在我们特有的心灵里运作。”
但是人类的始祖亚当、厄娃犯了罪,罪恶便进入了世界,使人类失去了天主的恩宠。天主为了拯救人类,预许将派遣自己的独子降世为人,代人赎罪。耶稣就是天主子,是预许的救世者。
给地方教会团体的书信,如:《罗马书》、《格林多前书》、《格林多后书》、《迦拉达书》、《厄弗所书》、《斐理伯书》、《哥罗森书》。这些书信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是:1、首先提出了教会的普世性。
在第一个梦境里,天使帮他解决他重大的两难问题:“不要怕娶你的妻子玛利亚,因为那在她内受生的,是出于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