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教宗方济各2024年5月8日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2024-05-15

想一想福音中两位伟大的老人,西默盎和亚:他们从不厌倦地等待着,并且他们看到了他们因与默西亚相遇而被祝福的最后一段尘世旅程。他们认出了默西亚就是被祂父母带到了圣殿耶稣。

圣经问答(出一-二章)
2025-07-18

答:雅各伯的儿子们,包括勒乌本、西默盎、肋未、犹大、依撒加尔、则步隆、本雅明、丹、斐塔里、加得和阿协尔,共十一人,与家眷一同下到埃及。若瑟已经先在埃及。问2:共有多少以色列人最初在埃及定居?

圣经问答(出三五-三六章)
2025-08-04

答:它教导我们:真正的奉献来自甘心,天主悦甘愿而非勉强的心;同时也提醒我们在奉献中要有秩序与辨别,避免浪费或炫耀。二、关于会幕的制作细节问4:会幕的帐棚是如何构造的?使用了什么材料?

教宗《祂爱了我们》通谕:圣心敬礼的当代启迪
2025-06-20

这一奥迹将无限天主之爱具象于基督的人性面容中——匝肋的耶稣会为朋友拉匝禄哭泣,在橄榄园经历剧痛,被钉十字架时仍深爱着背叛祂的人。圣心敬礼的本质是“注视祂的行为”。

教宗良十四世周三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2025-10-13

玛达肋玛利亚误以为祂是园丁(参若20:15)。厄马乌的门徒相信祂是陌生人(参路24:18)。伯多禄和其他渔夫以为祂只是个路人(参若21:4)。我们本以为会有特殊的效果、强有力的标记、压倒性的证据。

与Mitrophan商榷一个神学问题
2004-06-03

在基督信仰著作中这个词第一次出现是在安提基雅的依爵的著作中:“主教在哪里,基督就在那里;基督在哪里,至公的教会就在那里”(《致斯米教会书信》八2)。

扎根中国文化,放眼全球
2014-11-19

希伯来圣经中对痛苦探索最深刻的莫过于约伯传》和《哀歌》,二者分别从个人和团体的角度看人在最绝望的时刻如何看待自己、人生、上主和天人关系。

特稿:让我们在宁静中——整合自我,与主会晤,共享幸福
2013-07-07

可是每日的忙忙碌碌以及来自四面八方、不同的杂音遮掩了天主的轻唤。  约伯在痛苦中依然对天主有着完全的依侍之心,在最后他可以说:以前我只听见了人说有关你的事,现今我亲眼见了你。

甘洒热血救灾民——记正定惨案
2011-12-14

仁爱会修女亚玛利姆姆坚决不给开门,这几个日军只好他往。不久,一群更野蛮的日军来到天主堂大门口,又有数位日军前往若瑟会女修院。

隐秘的梦影神踪 之十七:梦与寻觅(1)
2024-05-14

意大利诗人但丁(1265-1321)晚年住在拉韦,史诗《神曲》刚一脱稿,他就到威尼斯去办事。不幸在那里染上了疟疾,回到拉韦不久,他就于19311321年9月14日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