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宗教内对话”的意义按照潘尼卡的说法:第一,人存在于一种对话关系之中,“因为我们都是词的分享者”;“一个人不只是一个思想的主体,人是互动的场所,……是被实在之网不断编织的结”。
因为遵守所有的规定,祈祷场所能够容纳的教友人数就下降了很多。万廉神父说:“我们修院大教堂的座位原本超过500人,按目前的规定,只能允许70位教友参加弥撒。
况且在那个时候,美国政府只是要求居家令,关闭悦乐场所和设施,以及停止餐厅和酒吧营业等,一直到五月的时候,联邦和州政府才要求居民出去购物一定要戴口罩等等。但是那时为时过晚了。
慕道所和诊所是圣母堂贞女们的主要工作场所。她们在慕道所的成绩太辉煌了,汉阳的城乡简直是受到了天主的祝福。城区四个堂口的皈依女子和农村乡民在这里接受教理培训。他们每天参加弥撒,受洗之后,便经常领受圣体。
依法公开举行宪法宣誓、军人和预备役人员服役宣誓等仪式时,应当在宣誓场所悬挂国旗、奏唱国歌,誓词应当体现爱国主义精神。
宗教术语的翻译之争和礼仪之争已经很清楚指明这方面的重重困难。利玛窦的变通就足以克服这方面的困难吗?
东正教的圣祭礼仪大部分是用古老的希腊文来举行,而且在成圣体时,他们的司铎们都在‘Iconostasis’后面,就是在他们教堂里的分隔站位和祭台像屏风一样的的帐幕(东正教的礼仪全部都是用站的,所以他们没有跪凳
[4]以基督为万民之光开始——它在举行礼仪时净化、光照并圣化(参看《礼仪宪章》),并连同基督的圣言(参看《天主的启示教义宪章》),梵二是要编订有关教会内在的本质(参看《教会宪章》
他又向传信部呈交了另外两部作品(其中只有一部得以出版):对中国人为纪念孔子及其亡者所举行的仪式进行的《答辩》(Discusioneapologetica)10,以及关于中国神父候选人和捍卫中文版本圣经和拉丁礼仪经文条件的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多年来因不同经历和环境而深谙社会与教会问题的若望廿三,提出了召开第二届梵蒂冈会议的目的和构想:使教会适应并服务时代的需要、改进教会牧灵工作、革新礼仪生活、恢复教友活力、增进教友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