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蜡烛的意义是表达喜庆,表达庆典的标记,也表达神圣的标记,所以烛光已形成教会长期以来的一个标记,而且它的火苗是自然的,如果用电去取代它,等于在改变它的标记。
出12:1-8,11-14;格前11:23-26;若13:1-15,34-35圣周四开启了逾越节三日庆典的隆重礼仪。
绝大多数穷人都对信仰特别开放;他们需要天主,我们不得不给他们提供天主的友情、祝福、祂的话语、圣事庆典、成长之旅,以及信德上的成熟。
当这些充满活力的“小细胞”共同参与堂区重要活动(如节日庆典、礼仪、学习等)时,整个堂区便呈现出一种由内而外的、基于真实关系的共融氛围,真正体现了“我们众人在基督内,都是一个身体”(罗12:5)的奥迹。
为此,教宗特指定9月7日,即和平之后、圣母玛利亚诞辰瞻礼前举行为叙利亚、中东及世界和平守斋、祈祷日,邀请各界人士,包括非天主教徒的基督徒、其它宗教信仰的信徒和所有善心人士,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当天有数十万信众与教宗方济各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守夜祈祷
我认为是在复活以后,人们才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来了解耶稣。他们想知道,在耶稣公开生活前的那些年里发生了什么?当耶稣还是个孩子时,他知道他就是天主子吗?当然,故事所讲述的和我们在家里所讲的没什么两样。
耶稣的“外王”具体来说就是祂“良善”:使瞎子看见、瘸子行走、癞病人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穷人得了喜讯(玛11:5,路4:18-19)。祂的王道是建立在“内圣”的基础上,“内圣”就是祂的“心谦”。
范艳艳看到“复活”了的丈夫,脸上绽放出了笑容。回归信仰后,马宝刚和妻子一起加入了教会中第一个团体——“基督之旅”,后来又加入“新慕道”团体。在团体的学习和生活中,妻子范艳艳的信仰也逐渐提升。
基督以其圣死与复活,使《不论是地上的,是天上的》(哥1,20),都与天主重归于好。
每到主日天,特别是过大瞻礼,他都会挨门挨户通知本片儿的教友进堂参礼,并协调有车辆的人员互帮互助满员拉载,以实现众人一起进堂恭敬天主的意愿;他还不辞辛苦地将教友们捐献的衣物用电三轮拉到农区和建筑工地给予那些需求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