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罗明坚、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雷鸣远等一批批、一代代外籍传教士相继入华,随着一座座教堂、医院、会院的相继落成,福音的种子开始在中华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村里的教堂是1911年由法国神父林懋德用庚子赔款修建的,今天的教堂建于1987年,由时任本堂神父赵国宪所建。泥河湾是宣化南屯总堂所辖的一个分堂,下设张家沟、沙咀子和赵家坪3个支堂。
询问好练号时间、地点,当晚我就去了巨家村教堂。会长李秋志高兴地说:你年轻,学吹小号吧!就这样,借着学习乐器我走进了教堂。
他们要求孩子们每天去教堂参与早晨7:00钟的弥撒,除了文化课之外,也学习教会要理。但是,孩子们的校车是7:15,而且当地学校,没有宗教课程。
这个历史上学术的意义主要是梳理“正定教堂惨案”以及相关联被杀害的国外的传教士,他的历史的细节,档案梳理的情况,以及研究的状况。从这方面来讲,以前已经有相应的研讨会。
虽住在离教堂较远的村子,但教会的瞻礼和弥撒,从不缺席。总是带头参与教会的各项活动,也常与神父们交流、请教。姥爷是2001年6月1日去世的,那年我刚参加工作不久,没见上姥爷,这对我是终身遗憾。
人多了,我家地方容纳不了,为要教堂,母亲步行走遍周围三四十里范围的堂口求援。在主的眷顾下,最终有了一座祈祷所,信友更是精神百倍,教会日益壮大。
教堂内外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大门上方庆祝官守孔、胡焱博执事晋铎典礼的横幅热烈醒目,淡雅的插花装饰的教堂显得格外肃穆庄严。
每日三次进教堂祈祷,已形成规律,早上参与弥撒领圣体,已是他生命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冬季夜长,他一觉醒来,可能还是半夜,教堂大门还没开,他就在堂门口念经等候。
一大早,天爱乐队就在教堂前广场集结,整齐列队,以欢快的乐曲奏响了节日喜庆的乐章。德州堂区耶稣圣心义工团的弟兄姊妹们,也早早地在教堂的各个角落开始了她们各自的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