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教区丁杨神父: 我曾在教宗方济各的弥撒中担任送圣体司铎,近距离地观察过这位可敬的老人。专注、慈祥、和颜悦色的表情,简洁却直指人心的讲道,非常符合这位圣父一贯给予外界的亲民形象。
他没有给自己奢侈过一分钱,两套衣服,一辆自行车走遍了所传区域。他手无积蓄,就是本村建新教堂,都是临时求的援助。真可谓,两袖清风存正气,一腔热血无偏心。
从法律上来说,教区司铎过的不是福音劝谕的三愿生活,但从灵修的层面来说,教区司铎和修会会士所应度的生活是没有太多区别的。在接受执事和司铎品位时,回答主礼的几个我愿意不是已经一次而决定性地做了选择吗?
他为他的亲的近的舍不得钱,但为困难教友却慷慨大方、从未吝啬过。修女说有一次帮完一个困难教友自己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为了培养神职、培育修女,教导教友,花钱也从不含糊。
当我1990年第一次读《利玛窦传》的时候,我感动得热泪盈眶,一个外国人,到中国来,穿中国的服装,吃中国的饭,过中国人的生活,最后死在中国,葬在中国,为了什么?
我们发表过一篇文章,是评论华北基督教的,里面有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文章中说当初对基督教有一些负面的评价,认为‘多一个基督徒就少一个中国人’,这是反面的宣传。
(依六一——1)耶稣自己也说过:我来在世上,是为赏给人生命。耶稣是天主的上智,认识人的神病;耶稣喜欢治愈人灵魂上的病,人的神病越重,越能发显耶稣的仁慈。
保禄普世教会的理念在今天有重要意义在耶稣受难、复活、升天一系列大事过去之后,宗徒们以惊弓之鸟的心情过团体生活,直到圣神降临。从圣神降临开始,教会敞开大门,面向众人,正面地,直接地宣扬耶稣基督。
就这样,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是您撒播了信仰的种子;那一年,市区教友组织几个大轿车人前往您所在的小巴拉盖村过瞻礼赶弥撒,您在数九寒天的神功阁里一坐就到后半夜3——4点。
因此,我们对生活上的种种也无需过份担心以至于成为福传上害怕的原因,我们应完全信赖天主。“何况你们在天之父,岂不更将好的赐与求祂的人?”(玛7:11)“不要害怕那杀害肉身,而不能杀害灵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