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边再次响起他的应允:谁若喝了我赐与他的水,他将永远不渴;并且我赐给他的水,将在他内成为涌到永生的水泉。(若4:14)
贝鲁特(亚洲新闻)—秉承圣若望保禄二世1994年11月10日发布的牧函《第三个千年的来临》(TertioMillenioAdveniente)中的教导,并敦促当地教会尽全力不要让那些殉道者的记忆被磨灭
(玛5:44-45)爱情要持续“到底”(若13:1),主耶稣在十字架上为杀害他的人祈祷,满全了这爱,为我们展示了“天父”的本性:他就是爱。因为耶稣使爱达到了圆满,他是地道的“天主子”。
耶稣在圣经上说“谁若愿意在你们中间做大的,就应该做你们的仆人;谁若愿意在你们中做首领,就应该做大家的仆人。”
从此,若望就将玛利亚接到自己家中奉养直至终年。耶稣虽身为天主子,但仍然为了尽孝道而在自己临终末刻将母亲托付给爱徒若望,以代自己完成孝敬母亲的责任。在这里其实耶稣的精神就是我们做儿女最好的榜样。
在若望福音第六章中有关生命之粮的伟大论说充分展示出这一论题的端底。它是从倾听耶稣讲道的那些饥饿的群众开始的,他不忍心遣发他们饿着肚子回去,就是说,我们为生活所需要的是“必需的食物”。
作为一名司铎,笔者希望所有司铎弟兄们都能同玛利亚一样,不但亲身体验基督降生成人的伟大爱情,更不辞辛苦地长途跋涉,将基督的喜乐也带给她的表姐及她腹中的若翰。
(若12:24)耶稣基督通过这个优美的比喻,究竟向当时跟随他的人启示什么?对于今天的我们又有什么意义呢?要想理解这些,还是让我们从一粒麦子和它的成长过程说起吧。一粒麦子是由胚与胚乳构成。
有时她也会用非常幽默的语言作比喻说:“若有人被狗咬,反而再去咬狗,那又和狗有何分别?若有人被驴踢,反而再去踢驴,那岂不是和驴一样?
那是第一个真正的圣诞节,参与的人不是很多,观众也很少,出席的只有从东方来的三位贤士,几位放羊的牧人,还有玛利亚和若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