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修士每天清晨还抽出两个小时教他法语与绘画,系统地学习素描、水彩和油画等技艺,从临摹欧洲名画到郊外写生,锻炼他的写实功夫。
教宗继续在信中表示,“同时,在这个日子里,普世教友,特别是华裔教友,将表现出他们对你们的手足友爱之情和关怀,祈求历史的上主赐予你们恒心见证的恩宠,使你们在过去及现在为耶稣圣名所承受的苦难和你们对祂在世上的代表的英勇忠诚
1939年春的一天,日军偷偷包围了我村,来不及逃脱的二三百名乡亲惊慌失措都涌入学校,正在上课的父亲呼求天主保佑,叫乡亲们都在院中坐好后,他镇静自如开始给大家讲道,几十个日本兵端着明晃晃的刺刀冲进校园里,
七十二名来自亚洲不同国家的耶稣会修生,正在菲律宾接受铎职培育。
记得小时候在贵州跟随着大人到郎岱的纳所(布依族名,汉语称为“毛口”)给老祖宗上坟,那时是文革后期,年仅十一二岁的我并不熟悉这个地方。听说曾祖父是从这里离开,逃难远走他乡的。
我好几次在他墓前伫立,上用中文写有他的洗名加俾额尔。我在修院旁听湖北大学康志杰教授专题讲过二圣之传教与殉道历程,她曾赴磨盘山考据,称那里现在约有教友三千,对二圣亦纪念有加。
于神父俗名于贵生,圣名保禄,1925年生于山西省潞安府(今长治市)马厂村。作为和于神父同村的我,由于年龄差距,关于于神父小时候的事情知道的不多。
特别在追思弥撒中,要求神父必须要提出自己已故亲人的圣名。好像不提出来,天主就不知道,炼灵就得不到。
后被施以酷刑,强迫背教,可他们只有一句话:“愿吾主圣名永受赞扬。”坚守信道直至被斩致命。殉道后,由一位教友将他们殓葬。
接着朱主教的学生们分别追忆了他们与老主教相处的时光,大家一致认为,老主教平易近人是个大慈善家,他不求己名,一心为教会事业,是所有后辈学习的楷模,并表示,将继承老主教的遗志,怀着同样的热忱去传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