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日用”是按希腊文epiouseos翻译过来的,就这一词,希腊语的一位伟大的导师——语言学家奥瑞哲(死于公元254年)说,在希腊语中,并没有见到这一词,而是由新约福音书中的作者们撰造的。
在那个世纪,君士坦丁堡发生严重的宗教危机,因为当时东罗马帝国皇帝莱奥内三世(LeoneIII)担心基督信徒过于敬拜圣像,有陷于偶像崇拜的危险,因此决定废除信友对圣像的敬礼。
“所有恭祭吾主受难奥迹之人,都当师法奥迹中之一切。如果我们将自己献于圣体,圣体也将领我们至天主台前。”
在这次会晤活动中,教宗方济各也问侯了保加利亚东正教宗主教内奥菲特(Neofit)和该教会的全体信友。
1990年,她们恳请时任图尔总主教、日后荣升枢机的奥诺雷(JeanHonoré)承认该团体为平信徒公立善会。在奥诺雷枢机的支持下,该团体获得了初步认可。
皮亚琴察教区主教安布罗西奥(GianniAmbrosio)向病患表达关怀,并邀请众人为他们祈祷。安布罗西奥主教对信众说:「首先,不要害怕,不要惊慌失措。
基督徒的祈祷以默想‘基督的奥迹’为优先。”(2708号)教宗继续说,“这就是基督徒祈祷的恩宠:基督并不遥远,却总是与我们保持联系。在祂的天主性和人性上,没有一个方面不能成为我们得救和幸福的场所。
在圣堂内恭候教宗的是一对庆祝结婚50周年的老夫妇罗萨里奥(Rosario)和亚纳(Anna)。教宗问他们:「谁比较有耐心?」亚纳兴奋地说:「是我!」然后她向教宗介绍了她排行老四的儿子。
也就是将圣母与耶稣,圣母与教会之间两方面的关系,结合到一起进行了探讨,是根据基督其人,并根据他的奥身教会,来认识圣母,整个第八章引用了17处圣经上的原文,遵照圣经的文字记载,随时间顺序,给我们描绘了纳匝肋的童贞玛利亚的形象
教宗提到事件中的主角:匝加利亚和依撒伯尔,尤其是玛利亚和若瑟,他们焦急地期待天主的重大承诺和这一降生的奥迹。对奥迹的期待也牵动了第三千年代有信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