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在受苦受难前夕建立了爱的圣事,并在最后晚餐中说:这就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而舍弃的,这是我的血,新约的血,为大众倾流,以赦免罪过(路22:19—20)。这些话都是指向十字架上流血的牺牲。
频繁的长镜头、特写,以及最后的晚餐时恢宏的配乐,生动地描绘了修道士们的心理变化和内心挣扎。然而,他们毕竟是修行多年的修士,人性的软弱只是暂时的。
我们的救主,在他被出卖的那一夜,在最后晚餐中,建立了他的体血感恩祭献,借以永留十字架的祭献于后世,直到他再度来临,并把他死亡复活的纪念,托付给他亲爱的净配——教会。
他酷爱开车旅行,经常是一口气连开七小时到达纽约,中途经过休息站,连带吃晚餐。他喜欢在夜晚上路,那时高速公路上车子很少,他可以一路畅通无阻地抵达目的地。
修女们向艾滋病患者献爱心之后,并与他们共进晚餐。
客栈大厅的墙上贴着教内外人都认识的世界名画《最后晚餐像》,还挂着天主教挂历,供出门在外的教友查看;客房的桌子上,摆放着诸如《耶稣是谁》、《信仰是什么》之类的小册子。这里将会给你别样的风味。
这次是在最后晚餐中,耶稣建立了圣体圣事后,预先警告伯多禄,撒殚已经求得了许可,要筛宗徒们像筛麦子一样,但是他已经为伯多禄祈祷了,为叫伯多禄的信德不致于丧失,待他回头以后,要坚固他的弟兄们。
正是在这茫茫的红尘中,作者真实地体验到了耶稣从最后的晚餐到十字架上的祭献完成这中间所经过的每一桩苦难事件。背起你的十字架,来跟随我。这就是圣召。最终,他和耶稣一起复活了。
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图像有助於我们理解,耶稣在最後晚餐中对门徒们说:妇女生产的时候,感到忧苦,因为她的时辰来到了;既生了孩子,因了喜乐再不记忆那苦楚了,因为一个人已生在世上了(若十六21)。
当大节日一过,你得面对热情洋溢的教友突然离去的冷清;当夜幕降临,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都相继回家与家人共享晚餐的时候,你得面对形单影只的孤独;当你卧病在床,极需他人的安慰与鼓励的时候,你得面对那种似乎被人抛弃的孤独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