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谦逊乐贫、爱主益人;二、蒙主召叫、与主同行;三、效法圣母、忠实服从;四、以言以行、引人热爱;五、深爱中国、完美服从;六、自谦自卑、甘做微末;七、圣体神粮、滋养灵魂;最后以诗朗诵结束表演。
我们是否藉着圣言的光照、教会的教导、同道的慰勉、百姓的心声,确认天主的完美图像呢?
耶稣的教导不但完美——给人安慰和鼓励,认清世俗的短暂和迷惑,要求我们荣神益人,而且祂也身体力行了,祂就是“真理”,这也是我们得以信赖祂的最深理由。耶稣是“生命”。
有的认为,人间本是涕泣之谷,是人匆匆而过的旅店,并不是完美的天堂,正因为不完美所以才要走天乡之路。
虽然这个理想永远难以完美实现,但是正因为永远没有完全实现,而更需要通过我们一代一代继续奋斗,一点一点地不断完善和纠正,更能激发我们的内心动力,永远走在朝圣的路上。
柏拉图说,人已失去了最初为他设想的完美。他在当下苦苦寻求疗愈的原始形式。怀念与渴望促使他探寻,美让他无法满足于日常生活。美让他痛苦。
“共相”就是“理念”,柏拉图是第一个进入共相问题领域的人,他认为世界有理念的世界和可感的(现实)世界的分别是,“理念”是永恒而完美的,而且理念不仅是普遍性而且是实体;而现实中可感的个别事物既不永恒也不完美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纯纯各归”的境界,达到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金翅雀圣母》(MadonnadelCardellino)或多或少具有当代意义,以其独特方式进行的实验几乎趋于完美。
但革新的路仍然很长,因为礼仪革新必须要在整个教会生活的革新中才能达致完美,因为礼仪的真正精神是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