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学者魏德东:对《浙江省宗教建筑规范(试行)》的意见
2015-05-22

较少引起重视的,是众多的佛教、道教和民间信仰场所被拆除;最为引人瞩目的,是温州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属下、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的三江教堂拆除,以及至今仍在进行的拆除基督教堂十字架活动。

特稿:追念王琳医生及其往事 (三)
2015-06-10

1983年炎夏的一天,突然有人在教堂中昏倒,王琳立即趋前以其医护专业经验施救,使其转危为安。

新观念 新思维 新气象
2012-02-16

这里没有教产,没有教堂,没有神父,本地和外来的教友居住比较分散,很多教友几乎忘记了自己的信仰。

台湾:启动“已婚终身执事制度”
2012-05-09

目前,台湾八大教区和宗座署理区内的兼管教堂和半公开教堂总计超过600座,没有神父常驻的教堂,未来可由已婚终身执事派驻管理。

教友看梵二会议带给教会的变化
2012-05-23

梵二会议与中文弥撒梵二之后,我所在的教堂的第一台中文弥撒拉开了教会发展的序幕。我还记得当时的本堂神父在祭台上做弥撒用中文念,我们几个教友在下面很生硬地应和,有时也奏着新曲,练着唱。

歌中赞美主
2012-07-06

又经过看书了解乐理知识,反复的发音练习,将就着补了教堂弹琴领唱的缺儿。当然,我也十分高兴能将此作为自己服务的工作。现在想想其实这都是主的奇妙安排,主的手在指引着我向另一条光明的路前行。

罗马:教宗本笃十六世访问内米圣言会“教会法令”中心,回顾大公会议 “教会传教工作法令”
2012-07-10

我们还通过牧灵工作、建新教堂和成立新教区来开展这项工作。我们的特点之一,是在传教的国家找一块土地盖教堂,然后在它周围形成堂区和信友团体。

回忆我的父亲
2013-04-01

那时的信仰环境比现在差,附近没有固定的教堂,神职人员也少,隔三岔五会有神父到不同的村子去,在教友家里举行弥撒圣祭,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记得,三里五村只要有神父来,不管刮风下雨、道路泥泞,还是天寒地冻、滴水成冰

点燃心灯
2004-01-08

小雨出生在一个热心的老教友家庭,小时候的她是个听话的孩子,教堂里望弥撒时那个最虔诚的小孩一定是她。小雨渐渐长大了,走出了家门,好像一只飞出笼的小鸟。

景教在蒙元时期的复兴
2006-08-02

当时,全国各地都有景教教堂教堂都是由政府官员所建,而且政府还拨赐官田及民田的收入,作为各教堂的生活费用。全国的主教司铎都来自异邦。另外,也有一些独身的隐修士,根据文献记载,他们专务为皇帝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