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撇开记者们肤浅的喧嚣,而能平心静气地去读教宗的辞呈,我们就会发现,他辞职的理由,不单单是健康问题,还有一个深刻的灵性因素。当然,二者是密切相联的。
我读《爱的喜乐》时有感而发的三点:爱的美好、鼓励教育以及慈悲的讯息希望能表明:教宗的这篇劝谕确实是一项巨大的成功,希望能抛砖引玉,为教会的未来建立起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尤其也在亚洲。
解玉东在县城读高中时,正值青春年少,他看到别的同学穿得好,用得好,觉得自己样样不如人,一直被深深的自卑感所困绕。当时他说:我的父母要是多些钱,有权有势该多好,当时我对贫穷的父母只有抱怨。
在圣经中,耶稣谈论婚姻与贞洁时强调:天主所结合的,人不可拆散(谷十:9)。可是,这句话今天还有多少人相信、还有多少人坚持这个信念呢?
他说:“西儒利玛窦泛重溟入中国,读中国之书,最服孔子,其国有六种学,事天主,通历算,多奇器,智巧过人。
除了每主日在教堂里学圣经,每天也在家学习圣经,有一次她读到你们要往普天下去传播福音……时,圣神感动了她,咱奉了教,不能只是在教堂参与弥撒干一些活儿呀,咱得听天主的话,去把福音传出去
对神学家拉内的这一有关神父本质的神学见解我们要从圣经和教会的传统中加以考证。耶稣的整个使命就是宣讲和见证天国的来临。
在我的印象中,母亲常是一个人跪在床边,或坐在桌旁念经,阅读圣经、圣书。爸爸说,即使在她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内,还将全部圣经又读了一遍。她还特别有兴趣阅读教会的报纸、杂志,把登载的传教事迹和见证讲给人听。
因为透过圣经的启示,我们看到祂如何在整个人类历史中,显示他的照顾、怜悯、陪伴与提携。救恩历史中许多的行动都明确展示了祂的慈悲为怀,以良善克胜惩罚和毁灭的处事态度。
《圣经》告诉我们,主耶稣受难时在十字架上说了七句话,耶稣为什么在十字架上只说了七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