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宪章》又强调:教会常常尊敬圣经,如同尊敬主的圣体一样,因为特别在圣道礼仪中,教会不停地从天主圣言的宴席,取用生命之粮,而供给信友们(启示21)。
本笃庄新建圣堂里的吊灯、射灯、圣体灯等,都是由陈增良教友帮忙安装的。
司铎就在这马槽上举行了感恩圣祭,显示出降生成人的天主子与圣体圣事间的联系。在reccio,没有圣像;但耶稣诞生的场景就在现场的众人前,活生生重现出来。
也预示新约中的感恩祭(圣体圣事),信徒在祭台前纪念主的救恩,团结一致地「献上属灵的祭品」(参阅伯多禄前书2:5)。总结与灵修反思:这段《智慧篇》的经文,虽是在旧约背景下写成,却具有深厚的新约预表意义。
他实在是走在时代前端的先驱者;同时他亦领先在梵二之前,在他的概念下让在俗的教友活出圣教会满全的生活,以默观去善度信徒的生活。
之九我在前,她在后,我带她到熟悉之地,她领我往陌生的境界。城市被抛在后边,来不及欣赏俯瞰的角度,尘封的记忆需要清理,以干干净净地,接纳那安恬。颓败的景象真让人伤心。
在这些规则的引导下,各民族得以在自己的文化环境领域中接近那个最伟大的奥秘,也就是天主的奥秘。因此,承认并尊重自然律在今日也成了不同宗教人士之间以及信徒和无信仰者之间对话的重要基础。
从他自己提公事包、不入住宗座皇宫、圣周到监狱给囚友洗脚、主动拥抱弱小残疾,以至批评经济体系、赴意大利南部兰普达萨港为离乡别井甚至葬身大海的人祈祷,都是显示他有勇气地带领教会度简朴生活、关心公义和平、在人及万物中找到基督的爱
1972年12月28日,黎鸿升和刘炎新三位留学葡萄牙的修士经过近10年在澳门本地、香港和葡萄牙的学习之后,一起在澳门花地玛圣母堂从澳门教区载维理主教(1961-1973)手中领受了铎职。
那幼稚的童音是小妹在领经,然后是爸妈和我应答,协奏起世界上最美妙的交响乐。天天如此,常年不变。在我的记忆中,父母从未吵过嘴,更没有打过架。这不是一种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