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座和教堂年纪一样长的花园里,这群人在刻着天使与众神的石雕下,轻轻地走动,显得特别的安详。 就在我的情绪正为这繁复的细节而缠绕的时候,门开了,心形拱门,重重叠叠。
因此,希望堂区主任和众教友都能下功夫改善礼仪气氛,戒避以上问题的频频发生,以维护礼仪的神圣性,给人以舒心的感受并热心参与。
仅从胸前佩戴的十字架到过时的皮鞋,再到玛尔大之家的住所,就能看到教宗生活的简朴;他亲民爱众,可以让奥巴马开怀大笑,可以使平民教友亲近他且玩自拍而不畏惧。
莲花——中国传统艺术中把莲和连谐音,在此处,用来表达和天主心连心;葫芦——中国传统艺术中把芦和禄谐音,在此处,把传统思想中的受禄用来祈求天主恩赐信众幸福安康
我们的祈祷也延伸于众圣人和真福;他们曾把天主的慈悲作为他们人生的使命。我尤其想到伟大的慈悲宗徒——圣傅天娜修女。(教宗方济各《慈悲面容》诏书#24)把天主的慈悲作为人生的使命。
今年2月16日,老人家与世长辞,安息于主怀,请众为彼祈祷。“信德”通讯员拜访贾文明老人(中)这不是人的能力,这是天主的工作。
而当安娜掉进树洞,众人在困难地营救时,她又一次匍匐在地,抱着树干,大声诵念主祷文,身后还有一群一起祈祷的邻居亲友。在这里,人性的软弱、无助和本质展露无疑。
直到耶稣升天300年左右,罗马大帝君士坦丁进入圣教,由此圣教会才昌盛繁荣,遍及世界,荫及普世万民,成为众信徒的栖身之处。这与芥子成“树”、绿荫如盖的过程又何其相似!二是乘时如矢,待时如死。
当年「以色列的师傅」尼苛德摩对圣神的风感到惊奇困惑,同样地,今天罗马教区的众司铎也深感讶异,问道:「这事怎样能成就呢?」(参阅:若三8-10)面对当前的复杂处境,既定的对策于事无补。
教宗最后恳求天主之母、众穷人的母亲陪伴我们每天与穷人相遇的旅途。愿圣母玛利亚的转祷能把「伸出的手化为分享的拥抱、重新寻获手足之爱的相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