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童年时期,接触过不少信德坚强的老教友,他们不仅虔诚祈祷,三句不离本行,见人就讲道,而且善行丰富,家庭圣召不断。就如我的舅爷(母亲的舅舅)和外婆,他们的教诲至今仍记忆犹新,振聋发聩,激励着我前进。
我们只有用耶稣的目光注视孩子,才能明白扞卫家庭就是保护人类的意义!孩子们的观点就是天主子的观点。同样地,教会藉着圣洗圣事对儿童作出巨大的许诺,并要求父母和基督徒团体为此而努力。
她们在修会管理的孤儿院和女子学校工作,教学生们裁剪、缝纫和刺绣,并且帮助了有困难的家庭。
今年她已18岁,正值青春妙龄,但却为了家庭的需要,整天无怨无悔地穿梭在田间地头,或埋头在琐碎繁杂、考验耐心和爱心的“日常家务”中。
圣女柏姬达成为基督徒后,她每天默想的基督的话语,使其升华的话语:“父啊!宽赦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路23:34)。那么于是她说:“如果犹达斯曾请求耶稣宽恕,他也会得到怜悯。”
但我在此只想从基督徒伦理生活的范畴中,谈自己对圣人的态度和看法。
吴惠中1968年7月13日生于太仓双凤一公教家庭,非富贵饱学之士。他17岁决定追慕天主,舍弃他祖上的小船,渔夫随主,做渔人的渔夫,去寻找另一海洋。
我们把那些受害者交托于天主的仁慈,我们也为那些受伤者和他们的家庭献上祈祷。我向中东的基督徒说:我很关心你们!整个教会就在你们身边!
但即使在旅程中,我也没有忘记,我基本上是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基督徒式的朝圣。也许我从头到尾就没有制定过它。五年后,我发现自己在雨中又回到洞穴,但此次是作为一个领洗了的正教基督徒。
在当今这个一切向钱看、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时代,金钱的观念冲淡了很多基督徒的信仰,为了金钱,瞻礼主日不再罢工,为了金钱,救灵大事不再重要,为了金钱,把耶稣托付给的福传使命更是不管不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