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早晚一齐祈祷,睡前一同诵读圣经。这是他们婚前就定好的生活守则。这对夫妇首先在对方身上体会到基督的爱,也能本着这份爱去接纳对方。
陈忻德修士到江苏徐州实习,协助管理小修院,他教拉丁文、圣经和数学。那时的生活条件相当艰苦,但是看到加拿大的神父,穿中国的衣服,吃中国的饭,他们关心爱护贫苦教友,他被深深地感动着。
9月25日,郭彩霞教友在石家庄为大学生“关爱与责任”分享交流活动作演讲后,本报记者对她进行了专访。关于当今福传,请谈谈你的感受和看法。
当我感到不安时,我需要他与我同在;当我心里有烦恼时,我需要他聆听我的倾诉;当我取得成绩满心喜悦时,我需要与他分享那份喜悦。因为有天主在,我不再感到孤独,也有家的感觉,有归属感,也有安全感。
虽然说我们对他人,特别是对我们的孩子负有责任,应与他们分享天主和教会的信仰,但是我们终究不能对他们的个人决定负责。主耶稣愿意让人们完全自由地选择是否跟随他。
(玛9:12-13)最后,我引用圣经中圣保禄宗徒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分享。
一次,她偶然从收音机里听到讲论耶稣、福音之类的字眼(那时她还不知道讲的是圣经)。她跑到邻居家通过长途电话询问在她家附近有没有教会可以参加?人家告诉她,离她家最近的教会在德州。
旧约圣经不仅一再地用牧人和羊来表达君王和人民的关系(撒下五2),更用来描述天主和人民的关系(咏廿三)。
从要求到邀请──圣经中启示天主跟人类的来往,例如天主在乐园中呼唤犯了罪的原祖;天主召叫亚巴郎离乡别井;以色列子民的出谷;圣母玛利亚的领报;基督的降生;基督门徒的召叫等等,这一切的奥迹皆显示出是一份邀请,
让我们在有生之年,坚持不懈地勤奋学习圣经,恒久热心地祈祷,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的挑战,不断地改变自我,提高灵修生活,增强信仰素质,让天主的光荣透过我们的言行而彰显出来,使我们在现世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