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老人怀里抱着两三个做好的花瓶,一边走一边开心地说:“我要送给我同宿舍不能下床的老人去,也让他们高兴高兴。”
耶稣升天,宗徒们似乎缺少了主心骨,于是宗徒们同耶稣的母亲玛利亚聚集在离耶路撒冷不远(大约马尔谷)的家,都同心合意的专务祈祷(参宗1:13-14)。
事实上,这一基本法是历经了同反叛势力武装力量时断时续了十几年的谈判后才通过的。其间不乏威胁、战斗、缓和以及激进派伊斯兰势力崛起的交替。
耶稣也说:看,我同你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玛28:20b)基督今天、明天,直到永远都在爱中守候着你我!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心,还继续在守候着对基督的那份纯朴的爱吗?
基督徒并不是要努力成为一个比别人更好的人,而是知道自己同众人一样也是罪人。基督徒只是站在新的荆棘丛火焰前、面对天主启示的人。
土山湾的出名,同天主教在上海的传布密切相连。原土山湾绘画馆从1864年到1934年这70年间,土山湾共收养孤儿约2500人,其建筑日益扩大。传教士在创设孤儿院的同时,创办了土山湾工艺厂。
还有代替同狱囚犯受死的国柏神父;藏匿挽救杀子凶手的爱仇寡妇;宽恕杀害自己恶少的玛利亚·葛瑞蒂;一生默默无闻专务克己祈祷的圣女小德兰;诸如此类,难以数计,不胜枚举,他们都在各自的份位上活出了耶稣基督牺牲自我
南宋诗人陆游的《示儿》诗说:“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文中拳拳之心可鉴,怎奈诗人已故几百年。世物无常又无恒,所以我们不能太执著。
那些富有的人,是号召他们同别人分享。在圣若望·克利索斯德写给格林多教友——表样不好的教友影响了格林多教会——的第一封信中,他强调说:“不论怎么样,每吃一口食物,那是属于世界每个人的食物。”
当听完这些,我很惊讶诧异,思忖一番之后仍大惑不解,因为平素老爷子对我是那样的信任、赏识、爱抚和体贴,我们的关系情同父子。十年之后,教会迎来了第二个春天。教友们像是孤儿找到了父母,潮水般地涌向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