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一般地来说,我们并不邪恶,但我们却无法不浑浊!有一回,为出版一本散文集的需要,我把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都找出来进行挑选。
接受和给予宽恕,可以使人与人之间产生新的和谐关系,中止恶性循环的仇恨和报复,粉碎束缚着敌人心灵的邪恶锁链。
(《天主教教理》2517)如果没有心灵的净化和节制(相当于庄子所说的“虚而待物”),人就无法战胜肉身的邪恶欲望。当然,这一切应以祈祷和天主的护佑为前提。
(甲)亲爱的耶稣圣心的兄弟姐妹们:(跪)我们首先诚恳地祈求天主圣神,洁净我们的心灵,驱除一切无益的、邪恶的和杂乱的思想,求他光照我们的理智,灼热我们的情感,使我们专一地、虔敬地和清醒地参与今晚朝拜圣心的敬礼
“雅各伯因着人的这一切邪恶而死去。因此,我去见凯米什夫人。她说的第一件事,显然是她的儿子做了这事。她请求了宽恕。她希望见我们一面,请我们宽恕,求我们谅解。我们立刻分享这份意义不同的痛苦。
它与别的建立了真诚关系:它实现了福音的训诫,根据这个训诫,基督徒的讲话就应是就是、非就是非;其他多余的,是出于邪恶”(玛5:37)。
然而,我们知道,邪恶终究不会得逞。我们从教会殉道者的事例中看到了这一点”。
而且“他们的妻子愚蠢,子女邪恶,后裔可咒骂”(智3:12)。撒玛黎雅王阿哈布就是典型的一例。列王纪上第21章记载:一个叫纳波特的人有一个葡萄园,靠近撒玛黎雅王阿哈布的宫殿,阿哈布想得到这座葡萄园。
恶人迫害义人,一方面是出于嫉妒,因为义人称自己为“天主的儿子(女儿)”,另一方面是“用邪恶的行为”试探天主(智2:12,17-20)。
虚伪的人聪明但未必有智慧,邪恶的人强硬但未必勇敢一样。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勤奋学习、努力向善,就一定会成为生活的强者。得人心者得天下,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