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天主教会于6月24日举行教宗爱德日,为唤起教友们通过慷慨捐款来关注近人的需要。
为了迎接和配合今年10月19日,印度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的封列真福品典礼,加尔各答市决定,今年的电影节将以这位把毕生精力献给印度的阿尔巴尼亚籍修女为主题,隆重纪念德肋撒修女。
我们教友的一切传教行动都应当出自爱德,从爱德中汲取无穷无尽的力量。我们的教友必须清楚:爱德是我们传教的灵魂。所以,我们要用“爱”去寻找福传和传教的切入点。
(玛26:40-41)在旧约时代有许多祈祷的榜样,亚巴郎是其中的一个,他为了索多玛不被毁灭,不厌其烦,不怕主怒,向天主求情求了六次,从索多玛城内能有五十个义人开始求情,到如有十个义人为止,天主不得不对他说
诺贝尔和平奖评委会主席萨涅斯亲临机场迎接,并高兴地向德兰宣布国王将在典礼宴会上接见她。德兰一震:“宴会?”“是颁奖典礼后举行的盛大宴会,135名贵宾应邀参加,有国王、总统、总理、政要、名流。”
圣女婴孩德肋撒(亦称小德肋撒)的父亲路易•玛尔定是一位表匠,有五个子女,德肋撒最小。德肋撒生于1873年1月2日,自幼聪慧异常。她的姐姐隆尼有一次拿了几件玩具给她和西利选择。
为此,他想起了上海土山湾工艺大师潘克恭之子,上海法租界首席测绘师潘世义先生。潘世义是我国第一批留学海外的才子,在巴黎大学专研建筑学,曾在法国学术界被誉为最杰出的东方设计师。
义堂村教堂在石家庄市义堂村一个偏僻的胡同里,仅有几间平房和一个不太大的院子,是以前石家庄备修院所在地,每逢瞻礼、主日,附近的教友都会来到这里热心祈祷参与弥撒。
普世传教主保的圣女小德兰,在《祈祷文》中说:“我盼望在这世上充军以后,到天乡去享见您;但我不愿为天堂积聚功劳,只为爱您而辛苦劳力;并且一心一意为中悦您、安慰您,并救他人的灵魂,使他们永远爱你。”
弥撒开始之前,樊义德神父对来参礼的教友进行集体赦罪。在震耳的鞭炮声中,堂区乐队一曲进堂咏引领着神父及教友们步入天主的圣殿。弥撒中,教友们聆听完神父的讲道后,虔诚的恭领了基督的圣体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