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年(清康熙三十九年),葡萄牙籍耶稣会神父穆敬远(P.JeanMourao)来华传教,1711年从澳门应召进北京,颇受朝廷器重,国内大臣争相与之交友。穆敬远曾任康熙皇帝翻译多年。
相信新教宗也听过他的耶稣会的兄弟利玛窦来了中国,写了《交友论》,正是以兄友弟爱来为福音作证。
我身居他乡,姚老师时时处处关心我、爱护我,从工作到生活,从交友处事到恋爱婚姻,尤其是对我信仰生活的成长,真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光阴似箭,我在姚老师等众多信友的关爱下已度过了五个春秋。
只须提起他的“交友论”(DeAmicitia)自1595年在南京首次出版就获得广泛成功,便可见一斑。你们的这位同乡在中国居住的28年中以他的使徒作风结交友谊,是对话和尊重他人信仰的楷模。
少而学,长而忘之,此一费也;事君有功,而轻负之,此二费也;久交友而中绝之,此三费也。”(《韩诗外传集释》)孟子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仅从早在1595年在南京首次出版时就获得了巨大成功的《交友论》,便足以看出。在中国28年的时间里,你们的这位同乡、与其它信仰对话并尊重其它信仰的典范,以其使徒方式与人们建立起了友谊。
利玛窦神父1595——1598年间在江西南昌生活、用汉语编撰了《交友论》、《西国记法》、《天主实义》,他还赠送了一批天文地理仪器给南昌地方政府,并向南昌的官员、民众赠送了他修订再版的
西开总堂书画社始终遵循“以艺术交友,用书画福传”的宗旨,团结教内外朋友。每年一次的“书画展”也受到广大书画爱好者的关注。在本届书画展开幕式上我们迎来了八位著名书画家,到现场笔会助兴。
西开堂书画社的各位老师们早已将“天津西开书画社艺术交友书画福传”的大旗和多幅作品高高悬挂,并搭好台桌,挥毫泼墨为教内外朋友书写多幅书法作品免费赠给大家。
他带到中国并逐步加以翻译和重新解释的,基本上都是他在佛罗伦萨耶稣会和罗马学院文学院所学的知识,《畸人十篇》、《交友论》、《二十五言》等著作的完成都是依靠他对大量经典文献,尤其是斯多葛学派或人文主义作品的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