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今天的读经和福音我们明白:(1)再穷也能爱人,(2)奉献就是爱主爱人,(3)奉献就会让自己的“后路”越来越宽阔。
记得我第一次怯生生地站在您的面前,向您询问一些幼稚的问题时,您微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膀,说:“我们怎么能用人的思想去认识天主呢?耶稣基督曾对我们说过:‘别怕!只要信’那句话了吗?
近代西方绘画常借鉴中国画的线条,中国画也常吸收西方绘画科学的造型,这为我们探索圣像艺术拓展了新的空间。
耶稣也亲自寻找这些筋疲力尽的人,并说他们『像没有牧人的羊』(参阅:玛九35-36)。耶稣寻找他们,向他们宣讲天主的国,治愈许多人的身心。现在,祂邀请所有人到祂身边,并承诺要给予他们安慰和安息」。
哲学家冯友兰曾说,行祭礼并不是因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礼的意义是诗的,不是宗教的。
当我说我是基督徒时我并不是在叫喊着我是得救的而是在低声地说我曾经迷失过所以我选择了这条路当我说我是基督徒时并不是因为我觉得高人一等而是承认我一直在蹒跚而行所以我需要一位生命中的向导当我说我是基督徒时我并不是在显示自己很强壮而是在承认自己的软弱并祈祷寻求继续前进的力量当我说我是基督徒时我并不是在吹嘘我的成功而是在承认自己的失败并且没有能力偿还所背负的债当我说我是基督徒时我并不是在自我宣称我是完美的而是让你看到我生命中的瑕疵是这么的明显但主相信我是有价值的当我说我是基督徒时我还是会感到痛如针刺但我有主来分担我的心痛所以我会继续寻求他的名当我说我是基督徒时我并不是在评价你因为我没有那样的权柄我只知道我是被爱着的
文章最后说:“较强的证据也不过是在加尔代教会的古祈祷文中,找到了求圣多默感化印度人和支那人信主的词句而已,也是不够证实圣多默到过中国的。”
教宗向他们说:“我们这个时代,由于科学发展所提供的种种可能性非常引诱人,因此,比往昔更重要的是教育当代人的良知,好使科学不至于成为评断善的标准”。教宗强调:“人应该以他为创造的中心的地位受到尊重。
耶稣,我想对你说:我的心好累,十多年寒窗苦读,本想考取功名,以报父母养育之恩。孰不知我不但没有考上心仪大学,还自甘堕落。
若你未尝过痛苦,又怎知道我能抚平创伤?若你从没有经历过苦难,又怎能知道我是救世主?若你未曾经过试炼,又怎能知道胜过苦难是多么高兴?若你未曾伤心过,又怎知道我是安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