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一个外教家庭,母亲多病,家里供奉着大仙爷,每月初一、十五都要点灯上香。由于家境贫寒,未上完高中就辍学了,在村里当了一名代课老师。后来经人介绍,与我老公相识,并结了婚。
昨天十月十七日上午,教宗本笃十六世以手谕形式发布新牧函:「信德之门」(Portafidei),订定从明年2012年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开幕五十周年纪念的10月11日开始,普世教会将进入「信德年」。
教会在本质上即带有传教特性,因为按照天主圣父的计划,教会是从圣子及圣神的遣使而发源的(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文件《教会传教工作法令》2)。这是教会特有的恩宠及使命、她的最深的特征。
根据耶稣的这段话,教会将婚姻定为圣事,“婚姻契约是男女双方藉以建立终身伴侣的结合,此契约以其本质指向夫妻的福祉,以及生育和教养子女,而且两位领洗者之间的婚姻被主基督提升到圣事的尊位”(教会法典1055条
教会是纪律严明的庞大实体,这观念多半是神话,而且是被吹嘘的现代神话。不是神话的,乃梵二为教友的自我认识带来急剧改变。
如神父给人看病,低收费或免收费,如此那些被治愈的教外朋友进教的机率会很大,因为他们在神父的爱心服务中感受到了基督的仁爱和召唤。
圣堂的闭路电视也为那些教外朋友门播放圣方济各沙勿略的电影,整个圣堂都沸腾起来。
因为教会是“天主在地球上的家”在这个家里不允许“贫困存在”;但是同时天主赐予我们的爱(Caritas-Agape)超越了教会的界限,就像在耶稣的关于“好心的撒玛利亚人”的比喻中表现出的“爱的广博”一样。
、安慰我,劝我加入他们的教派,有天主教、基督教、佛教的,他们都很同情我,而我在众人的劝说下,也不好做出回答,怕得罪了大家,因当时有个基督教的给我讲的一番话,刺到了我的痛处,使我对基督教有了看法,也对各教产生了怀疑
教会被鼓励去敞开自己的门,与主耶稣一同走出去,会晤那些在此艰难时期偶尔犹豫、偶尔迷惘的旅途子女。基督徒家庭特别被鼓励为主耶稣打开门,祂带着祂的祝福与友谊正等候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