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专题:有关《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及其作者华姿
2013-01-19

德兰修女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她是继史怀泽博士1952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来,最没有争议的一个得奖者,也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青少年最崇拜的人物之一。

感人小故事
2012-10-18

就在那一天,我了解到现在这个地方是主业团为青少年所设的家。在2002年6月26日之前,我还是一个从没听过圣施礼华名字的人,但自从我发现了他的存在后,我敢大胆地说我已爱上他,并领悟到了他的精神。

唤醒这个世界!
2014-12-05

教宗回忆了他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时的经历,回忆他怎样在一个教育的环境中做必要的准备,欢迎那些男孩、女孩和青少年。这些孩子们生活在复杂的情况下,特别是复杂的家庭环境中。

瑞士信仰之旅
2012-02-03

白冷会士在瑞士和津巴布韦兴办学校,致力于教育工作;一九六○年在台东创办公东高工,一九六五年则设立了东区职训中心,给东区很多青少年学习一技之长的机会。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2007-11-09

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通讯员、作者、志愿发行员分享交流
2016-07-28

希望“信德”能出版相关的书籍,吸引青少年,加深他们对信仰的认识,另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做些与信仰相关的视频。

《童贞玛利亚玫瑰经》宗座牧函
2025-02-28

各色各样的讯息和难以预料的经验,都迅速进入儿童和青少年的生活中,做父母的则对子女所面对的危险,感到忧心忡忡。

神学年刊主编 周景勋博士: 新世纪的一盏和平灯
2019-05-21

6.6宗教交谈开拓社会的文明,帮助人在精神发展中作开放式的自我推进,提高人的心灵素质,在物质经济主导的社会中,稳定人的道德价值和人性尊严,关注青少年的心灵培育、监察传媒的诚信与健康报导、推动人人(特别是国家社会

北京教区修院 刘振田神父: 从人的需求看教区司铎灵修在牧职生活中的重要性 Fr. Liu Zhentian of Beijing Seminary“People need to see the importance of spirituality In the life of diocesan priests”
2019-05-21

如果我是一名青少年,我甚至可以打开收音机,弄到连窗子都嗡嗡做响的音量上。所有的这些方法也只是发泄了一点我的那些被抑制住的能量,但并不会给我一个解脱及我所需要的满足。我需要理解和爱护。

“信德”成立暨创刊廿五周年之际
2016-06-28

有关儿童、青少年、成人的教理培训的系统教材,尤其是慕道的书可以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