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教宗庆祝罗马主保瞻礼:建设一个“敞开大门”的教会和社会
2024-07-01

这位外邦人宗徒的“逾越经历”不是“向内和获取安慰的宗教信仰”,如同今天某些教会运动所呈现的那样,教宗称之为“客厅式的灵修”。相反,正是与主的相遇,在保禄的生命中“点燃了福传的热火”。

于斌主教抗战时期对国家社会的贡献
2015-09-11

在美国,于主教发动一人一碗饭运动,即:一块美金可使中国难民活一个月。博得到美国人普遍同情,纷纷慷慨解囊,有人表示要养十个、百个,甚至热情地要帮助千个中国难民。

教宗方济各2024年10月9日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2024-10-15

我们在《宗徒大事录》第10章科尔乃略皈依的事件中看到这两个运动中的第一个——普世性(大公性)。五旬节那天,宗徒们向所有犹太人和遵守梅瑟法律的人宣扬基督,无论他们属于什么民族。

本笃十六世和中国艺术总监
2007-09-10

出走后的汤沐海曾临时就职于赫尔辛基芬兰国家歌剧院。随后于2006年他和世界知名的室内交响乐团苏黎世室内交响乐团签订五年合约,担任艺术总监和总指挥。

圣座成立“个人主教辖区”欢迎英国圣公会信徒
2011-09-20

十九世纪中叶时,一些年轻的圣公会的牧师们,曾为此兴起牛津运动(OxfordMovement),当时的领导人之一若翰·纽曼牧师(PastorJohnHenryNewman,1801-1890

罗马:信理部“信德年”注本──牧灵建议
2012-06-26

在同样的脉络中,《天主教教理》是梵二大公会议名符其实的果实[7],并且是帮助梵二大公会议发扬光大的工具。

梵蒂冈:教宗本笃十六世圣周五主持的拜苦路默想祷文由普世博爱运动一对夫妇撰写,以家庭为主题
2012-04-01

4月6日圣周五,教宗本笃十六世同往年一样将在罗马市中心的斗兽场带领信友们拜苦路,今年苦路默想祷文是普世博爱运动的一对夫妇写的,他们是达尼洛和安娜·玛利亚·赞祖基。

近代中国天主教传媒
2006-10-14

中国天主教本地化的思潮和活动,如1922年宗座代表刚恒毅来华,1924年中国第一次全国教务会议、1926年六位国籍主教的祝圣,1929年还出版了《全国教务统计专号》;(2)社会思潮,欧洲的工人运动和社会党运动

罗马:世界主教会议第三天的议程:英国圣公会首领罗恩·威廉斯总主教发表讲话
2012-10-12

威廉斯总主教的发言涉及面很广,他首先把目光投向梵二大公会议,称梵二标记着一个伟大的期望,象征着教会相当强大,足以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为使教会自身的文化和结构相称于现代世界的复杂性。

罗马:世界主教会议17日下午议程﹐维尔枢机表示:新福传是展望教会未来的方式
2012-10-19

宗教对话﹐对宗教自由的暴力和限制﹐大公运动﹐传媒竞赛的扩张等等﹐都是世界主教会议中关注的迫切议题。对于传媒竞赛的扩张﹐要求教会应用新的交流语言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