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思、言、行为都能随从你的圣言,终身跟随你。阿们。
不多日,又是一对年轻夫妇带了孩子三人骑摩托车去走亲戚,途中撞上装满石子的工程车,夫妇二人当场死亡,只有小孩重伤被轧去了下肢,他们又有谁预知自己将要致残终身呢?
生命中第三段他依旧坚持自己的原则,终身未婚,清贫一生……最后当他病重瘫痪时,七八年间除侄女之外还有四邻八乡的许多村民分别来照顾他。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呀!站在他的墓前,我仿佛与他在另一个空间相见。
1941年,主教初学结束,宣发终身神贫、贞洁、听命三圣愿。此后入耶稣会文学院学习。1943年,入耶稣会圣额我略大学分校献县哲学院就读,获哲学硕士学位。
管仲在春秋时代就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教育是一门艺术,其关键不在灌输,而在鼓舞、启发与唤醒。
吁圣母,吁圣母,狼山圣母我亲娘;吁圣母,吁圣母,狼山圣母最慈仁;敬圣母,爱圣母,奉献我灵我心声;玫瑰经,圣母经,终身虔诵不离唇;祈圣母,求圣母,加我力量提我神;守诫命,修德行,发奋前进做新人。
(宗六3-6)我特别呼吁更多男教友在这教友年内积极回应天主的召叫,加入终身执事行列,以切合教区及各堂区的需要。此外,耶稣不单叫我们为众人服务,也以身作则,在最后晚餐时,束起腰巾,亲自为门徒濯足。
有很多从这学校毕业的女教友都终身献给教会,组成一束童贞花,奉献给天主,奉献给圣母。后来又有献堂会的修女(当时俗称“献堂会先生”)来帮忙,她们修女住一座平房,另一座平房是学校。
该付出时,没有因而成为终身的愧疚和遗憾。本性的生命尚且如此,尤为重要的是我们灵性的生命更不能窒息。生活不是温室也不是无菌的玻璃罩。生命是由悲伤和欢乐,幸福与痛苦交织在一起的韧带。
最後一点很重要,因为被丢弃的人总是偷偷摸摸地做事,或者偶尔几次,或者终身如此。我们想到当时的癞病人,想到今天的无家可归者,想到罪人,我们这些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