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3:11)天主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之后,人就有了灵性上的饥渴,就会追求永恒的价值,就只有在天主内才可能满足对完美世界的渴求。所以跪拜魔鬼,背离天主,就是脱离永恒的幸福,走向无尽的烦恼。
七天朝圣之旅,从登上约旦内波山开始,怀着三千两百五十年前梅瑟从那里眺望巴勒斯坦延绵的丘陵河谷的心情,冀望这是一块天主所赐的真正福地,是流奶流蜜的富饶之地。
但是,天主并不是遥不可及的陌生者,他把他的容颜在耶稣内显示给我们了,即在耶稣所行的事迹和他的意愿中我们就知道天主的旨意是什么。
下午四点罗马阴雨,教宗乘着以透明玻璃为顶和为边的大型白色礼车来到西班牙广场,受到无数罗马市民的夹道欢迎,罗马教区代理主教瓦利尼枢机和罗马市长阿雷玛诺代表全体市民在场迎接教宗。
教宗指出,在教会内也如此,“我们存留了多少灰烬,这些是世俗的灰烬”。我们以虚伪的灰烬窒息了天主的爱火,耶稣则要求我们规避这些虚伪与污秽。
在台山花地玛圣母堂及凼仔嘉模圣母堂则欢迎教友进入圣堂内。该堂教友林小姐表示,当天没有很多教友:“神父不是10时半开始分送圣体,所以我们都在圣体内祈祷,大约15分钟后、即10时45分,神父便出来送圣体。
弥撒福音中记述了耶稣讲的“塔冷通的比喻”,家主在远行前将自己的财产托付给他的仆人,要他们用以赚取更多的利息(玛廿五14-30)。教宗表示,这个比喻蕴含着一个使我们终生受用的训诲。
(玛七7-8)教宗表示,「这些美好的话语满载了伟大而费力的许诺。然而,我们应当问自己:我是否认真对待这些话语?如果我恳求天主,祂真的会俯听我的请求吗?我要是寻求祂,会找到祂吗?
圣史路加在这一章福音里面记载了三个有关天主的仁慈的比喻:两个比较短的在玛窦及马尔谷福音里面也有,那是谈及亡羊和失落金钱的比喻;第三个比喻比较长,内容曲折,而且只有圣路加才记载,那就是著名的仁慈的父亲的比喻
在弥撒中奉献圣歌的有西斯丁圣堂歌咏团、领唱歌咏团100人和来自美国圣多玛斯大学的一个60人歌咏团。为信友送圣体的神父有85位,他们是圣座北美公学的师生。 教宗致问候?之后,?上就是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