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约著作中的逾越奥迹(1)首先看保禄的记载对于保禄而言,天主在耶稣内所完成的救赎行动就是一个逾越的事件,如同在《格林多前书》中所表达的:「你们应把旧酵母除净,好使你们成为新和的面团,正如你们原是无酵饼一样
他是圣经中首次出现的司祭形象,但他的背景、来历没有详细记载,因此他在《圣咏》及《希伯来书》中被视为“永远的司祭”,成为基督司祭职的象征(咏110:4,希5:6,7:1-17)。
在献身修道的两位兄长及修女姐姐影响下,幼时的苏神父就萌生了献主修道做神父的志愿,于是他在1932年旋即入永平教区卢龙小修院开始了他一生的修道生涯,那时幼雅的苏神父并不知道他今后所走的这条道路是一条布满荆棘和痛苦的崎岖之路
这期学习了《斐理伯书》,并组织了一次激动人心的徒步朝圣兼路上乞讨福传活动。在此项活动中充分看到了基督徒身上蕴藏的无穷潜力。
今天,如果你们有些许空闲,回到家,拿起圣经,阅读《依撒意亚先知书》第四十一章13至20节,七句经文。读一读天主的这种温柔,天主在对我们每个人唱摇篮曲,好似一位母亲。
教宗从当天谈及望德的《希伯来书》展开讲道。他强调,不聆听上主,我们或许能有乐观、积极的情绪,但无法获得唯有注视耶稣才能学会的望德。
特别值得推荐的书是白舍客神父(Karl-HeinzPeschke)写的《基督宗教伦理学》,这是一部很全面的天主教伦理学著作,包括家庭伦理、社会伦理、环保伦理等方面的论述。
在我刚刚拿到这本张老师邮寄给我的书时,内心满是沉重,没有之前预期的那种激动的兴奋,而之所以会有这种转变,是因为我懂得张老师在这本书中所表达的内容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这是张老师一生信仰的总结,是他在信仰道路上所探索到的最真实的感悟
最后由学生会代表康诚信修士、毕业班修士代表杜卫、毕业班修女代表张晓琳及结业班修女代表张书军发表毕业感言。他们感谢修院在这几年中对他们在知识方面的传授,在灵修方面的指引、在生活方面的照顾。
这篇选自《米该亚先知书》的读经,称小小的白冷城将成为伟大之城,因为和平源於这座小城。教宗强调,主耶稣总是选择在小事上、藉着卑微者成就大业。祂也勉励我们做个像儿童那样的弱小者,好能进入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