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浚卿曾经发表其《上刚恒毅总主教书》,指出教友不应与教外人士割裂,应该面向教友人士办报,不应“划界自守”,“固步自封”,“不问世事”,在现代国家中,教友“应居于中国主人翁地位:于国内政治之进退,当局者设施之良否
今天的第一篇读经,先知厄则克耳告诉犹太人,行善者生,作恶者死,然而,如果恶人离开了恶事,他必会生存,不至丧亡(则18:25-28)。
(谷1:14-20)主耶稣基督在世时,通过祂的宣讲,将天国带到了人间,将天父对人的邀请和厚爱表达在祂的语言之中,祂安慰忧苦者,鼓励消沉者,呼唤罪人回头改过,更教导门徒祈祷,学习说天国的语言。
《希伯来书》告诉我们,主耶稣就是“信德的创始者和完成者”(希12:2)。主耶稣自己就是信德,祂用自己的生命为我们诠释了信德并树立了完成信德的榜样。
《申命纪》第二十一章问答一、关于被杀者的赎罪仪式(申21:1-9)问1:如果发现一具被杀的尸体,却不知道凶手是谁,以色列人要怎么做?
答:有三类人被禁止或限制加入以色列的宗教集会(象征与天主子民的共同体):身体残缺者(如被阉割者):象征对圣殿纯洁性的强调(申23:2);私生子及其十代之后:象征社会秩序与家庭结构的重要性;阿孟人与摩阿布人及其后代
是否让我更有能力与乐者同乐、与忧者同忧?是否推动我去关怀穷人、病人和受排斥者?是否帮助我从他们身上认出耶稣的面容?我们大家去参与弥撒,是因为我们爱耶稣,而且愿意在感恩祭中分享他的苦难和复活。
圣道礼仪恭读福音前向福音书献香,圣祭礼仪时神父向祭品献香,然后辅祭员给主祭者献香,末后辅祭员也给教友献香,这各有什么意义呢?
不同的只是,在无条件者的寻觅中,有宗教的预兆、预演,有它们的一脉相承。实际上,宗教迷信只是宗教的初级阶段。
当我们常常瞩目信德的创始者和完成者耶稣基督时,在生活的艰难中,特别在实践爱德中,我们就会充满坚韧和希望,无畏地努力。圣教会的责任就是不断帮助人意识到自己对天主的渴望,并将每个人抬到主耶稣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