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在萨格勒布为克罗地亚家庭主持的隆重弥撒圣祭,教宗表示,面对分居和离婚倍增的现象,夫妻的忠贞就是为基督的爱所作的重大见证。因此,教宗强调第一个信仰教育就在于为夫妻彼此的忠贞作见证。
本次授课的主题有四:A盲点(大众意识中的通病)、B阻碍(个人心灵的创伤)、C知天命(《圣经》中的启示及智慧)、D重生(回归上主及彻底的认罪悔改)。
上主,我们将何以为报,我们要举起救恩的杯,我们要呼号上主的名,在众百姓前,一生一世住在上主的圣殿。(咏116)这确实是一个感恩的日子,也是见证四位新铎勇于承担神圣使命与职责的日子。
龙基神父以这一幕场景来描述天主对人类苦难的态度。龙基神父指明,耶稣复活了;祂是生命的天主,祂关切玛达肋纳的悲伤。
作为一个地道、纯粹的江南墨面(底层贫民)渔民基督徒的后裔,在一个类似苏州地区灵修中心的乡村宁静之地,我有幸结识了姜原来老师,深感相识恨晚。他分享的认识和作品,让我对华人基督徒精神史产生了颠覆性的认知。
建堂在我们教会是一件很常见的工程,也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因为一座新圣堂的巍然屹立不仅彰显着天主的荣耀,也标志着我们的教会在不断发展和壮大。
这次教理研习班是在堂区提出的“分阶段提高教友素质”,“渐进式将教友训练成门徒”的牧民理念基础上开办的。若瑟堂教理研习班采取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宣教模式。
他们自己「安卧在象牙床上,懒坐在安乐椅上,吃着羊群中的羔羊,和牛栏中的牛犊;饮酒作乐,喝大碗的美酒,以上等的油抹身,但对若瑟家族的崩溃,却漠不关心。」
上帝”是如何一次次拯救他于危难之中的传奇经历,每每让我为之震惊和感动,可遗憾的是那些美好的故事随着老爷的逝去而远离了我们,我家的那本《旧约》也被束之高阁……母亲退休后,一位信奉天主教的朋友引领妈妈重新回到了天主怀抱
正因为这是同至尊至高至善至圣的上主面对面接触、无所保留地交谈,所以也该让心思念虑高度集中,不可疏忽外驰,马马虎虎。如果自己言不由衷、口是心非、不知所云,那又怎能希望天主俯听自己的祈祷呢?